“全链条服务”做实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学思践悟)

柴军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就业群体情况摸底调研。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快、压力大、保障少等问题,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构建集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公共服务、职业能力提升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全市近1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搭建赋能平台,丰富“技能库”

为帮助新就业群体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嵊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络直播等相关企业开展面对面直聘,并在全市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域常态化开展“人才夜市”“就业大篷车”等特色服务活动,今年已开展对口职业招聘会、推介会9次,累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岗位2600余个。做好“嵊州小吃”金名片文章,举办“寻味嵊州 匠心共富”小笼包万人大培训、新业态工种专项职业技能竞赛、快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活动40余场,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助力新就业群体提升各项专业技能,更好契合本地就业市场。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幸福度”

嵊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向上对接,将“嵊情驿站”建设纳入省、市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中,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整合全市警务站(室)、城管驿站、工会驿站、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120余处“嵊情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便捷换电、交友联谊等10余项特色服务,真正解决“遮风挡雨、纳凉取暖、喝水热饭、歇脚如厕”等问题。制定出台《“嵊情暖新 同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动社会各界点亮“小哥微心愿”100余个;量身打造3000张“嵊州小吃”优惠卡;在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落地全省首个“卡友健康驿站”;组织送法入企、免费体检、心理关爱、冬夏慰问、暖春行动等活动,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万余人次。

完善保障机制,增强“认同感”

嵊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结合“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在“民情网格”建设中,依托新业态平台企业、站点,建立35个新就业群体“云上网格”联络站,健全“从业人员——专属网格——党组织——上级党委”的诉求表达机制,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在“民情大走访”中,机关党员干部定期进社区、企业报道,开展新就业群体“民情圆桌会”,建立收集问题闭环处置机制,今年已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进小区难”“充电难”等共性问题70多项。在社会治理中心(民情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进程中,注重社会工作服务区内新就业群体相关服务功能植入,创新打造一站式维权平台,开通新就业群体专属维权通道,定期邀请执业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超200人次。

(作者系中共嵊州市委副书记、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