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程”打造易地搬迁幸福家园

张家口市张北县义合美新城作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和“空心村”治理集中安置区,承载着8711户22295名搬迁群众的新生活期盼。面对安置区内人口来源广、社会融入难、服务需求多元等挑战,张北县以基层党建定向领航,以专业社工精准支撑,以志愿服务广泛赋能,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模式,系统推进“幸福安居三项工程”,有效破解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易地搬迁社区的善治之路。

“夕阳守护工程”托起银龄幸福生活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张北县针对安置区内独居老人多、失能老人就餐难、健康监测缺位等实际问题,推出“敲门问需、公益助餐、志愿医疗”三位一体精准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居民养老难题。

“敲门问需”化解切身困难。义合美新城党工委统一部署,各社区党支部组建“党员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为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一联系人”常态化关爱帮扶机制,坚持每周2次主动上门探访518名独居老人。今年以来,社区为独居老人解决生活难题320件,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益助餐”传递温暖关怀。义合美新城党工委统筹场地资源,社会工作站争取阿里巴巴公益资金,志愿者负责采购、烹饪、配送,成功建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可持续运行的“爸妈食堂”,每天为239名独居、失能老人按时提供免费健康饮食,为破解独居、失能老人就餐难题提供可复制的“张北样板”。

“志愿医疗”守护健康晚年。义合美新城党工委联动新城医院组建健康守护志愿服务队伍,为518名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坚持定期入户体检、动态更新信息,实现重点老年群体健康服务精准化、常态化覆盖。今年以来,社区联动周边医院开展大型义诊4场、服务老人1.2万人次,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朝阳成长工程”照亮儿童未来之路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党中央一直关心关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张北县聚焦安置区内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学业辅导缺位、心理关怀不足、安全知识薄弱等问题,积极发挥志愿者作用,打造“有人教、有人爱、有人护”的全方位守护平台。

丰富教学资源,力促学业提升。义合美社会工作站对接壹基金项目,从2021年开始每年支持12万元建设运营“儿童学习乐园”,由专业社工组织志愿者每天为孩子们开展免费学习辅导,配套建立共享书库,构建多元化学习资源支持体系,帮助留守儿童群体提升学习成绩,部分学生成绩跃居班级前列。

深化心理关爱,确保健康成长。专业社工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成立“心灵关爱小组”,常态化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开展“亲子连线”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定期视频通话,架起亲情沟通桥梁,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心理障碍。

定期培训演练,筑牢安全防线。社工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安全小卫士”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演练等形式,为儿童传授交通、消防、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累计开展培训9场次,覆盖儿童150人次,切实提升儿童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社区连续3年保持“意外伤害”零发生。

“家园共建工程”激活社区治理动能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举措。张北县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共治、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以“代办直通车”解民忧。针对安置区内特殊群体办事不便难题,义合美新城党工委联动民政、卫健等6部门,将高龄补贴、残疾证办理等11项高频服务整合为“扶老助残一件事”,由社区工作者、社工站统筹志愿者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累计服务1560人次,实现“群众动嘴、代办跑腿”,显著提升了基层政务服务效能和温度。

以“居民会客厅”汇民智。搭建义合美新城党工委统筹,社会组织、小区物业、商户代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1+N”议事协商平台,围绕小区治理“好建议”、居民生活“好点子”等话题开展交流活动10余次,收集有效建议85条,成功解决了停车位规划、垃圾分类改进等一批民生实事,有力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民主协商转化为解决社区治理痛点的实际成果。

以“邻里互助圈”聚温情。依托社工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义合美新城党工委和专业社工在传统节日期间联合组织开展“邻里互助”系列主题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交流互助平台,今年已组织“能人志愿者”提供家电维修、理发、推拿等便民服务活动10余场,成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培育了向上向善的社区文化。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