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服务”到“共建共享” 提升志愿活动效能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恒州镇永宁社区地处县城核心区域,下辖10个小区、服务居民1.38万人,人口结构复杂、流动性强,矛盾纠纷多元、服务需求多样。2024年,社区在党组织引领下,创新构建“713工作法”(7支志愿服务队伍、1个智慧平台、3种互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建设,实现从“传统管理”到“智慧治理”、从“单向服务”到“共建共享”的跨越式发展。

志愿服务队伍矩阵,多元力量协同共治

网格志愿服务队:末梢治理洞察细节。社区建立由113名社区志愿者分片包干的动态巡查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人口信息采集、矛盾隐患排查等工作。2024年11月,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永宁花园小区20多位老人在谈论“灵芝草”保健产品,存在被骗风险,立即组织“法律明白人”逐户上门进行讲解,帮老人成功挽回损失6万余元。

“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队:党群服务“连心桥”。结合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309名在职党员按医疗、法律等专业分组,形成“政策咨询+民生帮扶”服务网络、各行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医疗帮扶等专业服务,开展医疗义诊12场、政策宣讲20次,覆盖居民3000余人次。

社物共治志愿服务队:民生痛点“速解器”。推行“双员”包干制(社区志愿者分包楼栋、物业人员分包小区),对居民的诉求,做到及时响应、马上就办。今年以来,联合解决电动车乱停乱放、排水设施破损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43处。

警民联动志愿服务队:平安建设“防护网”。坚持“警力下沉、服务前置”原则,社区、派出所建立了“一警多员”联动机制,通过巡防、恳谈,动态掌握社情民意,精准开展治安防控,近一年来治安案件同比明显下降。

法治队伍志愿服务队:普法维权“指南针”。社区联动县司法局、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建由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志愿调解员组成的法治队伍,建立“日常坐班、上门巡诊、法治宣传”服务体系,形成“事前防御―事中调解―事后跟踪”全链条法治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访为居民提供235项法律帮助。

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心灵健康“减压阀”。设立心理咨询岗,配备持证心理志愿者,并联合县教体局、学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活动10余次,建立特殊群体心理档案56份,解决家庭矛盾8起。

“小胖说事”调委会:矛盾化解“金钥匙”。社区整合辖区党员、民警、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及热心居民等力量组建“小胖说事”调解委员会,采取上门说事、坐堂会诊、大家评理等方式进行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9件,调解成功率100%。

智慧平台+志愿机制,数字化治理新范式

利用“平安曲阳”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通过三大智慧治理体系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打造基层治理数字化新模式。

智能化调度。构建“问题采集―智能分派―协同处置―跟踪督办”4步闭环流程,依托志愿者走访与居民自主上报双渠道,形成分级处置机制,实现常规问题社区解决,疑难事项跨部门协同处置。

数据化治理。平台同步建立“小区―楼栋―户―人”树形网格数据库,实现特殊群体信息动态更新和人口资源精准建档。

可视化监督。通过实时显示志愿者行动轨迹、案件处理进度和30分钟快速响应承诺,形成全过程可追溯的治理体系。

“三种互动”服务机制,志愿服务精准触达

敲门行动·民生走访机制。开展“敲门行动”,发放连心卡4000余张,实现特殊群体建档率100%;推行网格摸排、居民上报、智能调度、社区党组织协调的立体化信息网络,做到矛盾不上交,纠纷化解在基层。

24小时接诉即办机制。通过智能化平台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建立“30分钟见面、24小时反馈”服务标准,确保居民诉求得到迅速响应和解决。2024年以来共办结便民服务事项百余起,居民满意率达100%。

“和文化”浸润培根机制。社区将治理理念融入文化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打造社区文化阵地。社区组织居民成立红霞文艺志愿服务队,打造“和文化”特色社区品牌。2024年以来举办文化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覆盖居民2500余人次。

从“服务供给”到“治理共同体”

矛盾化解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小胖说事”调委会志愿服务机制,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从2023年的89%提升至100%,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2024年开展消防、环境、治安等专项治理行动16次,累计消除消防隐患43处、清理环境卫生死角20处,整改率达100%。社区群众满意度从2023年的85%跃升至98%。

民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区整合家政、维修等28类服务资源,积极构建“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团队接单”服务链,社区实现“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域覆盖。为残障人士加装坡道、扶手等设施15处;联合志愿者开设课后托管班,累计服务儿童800余人次,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开展“红色影院”“青年读书会”“书法课堂”等活动十余次,覆盖居民1500余人次,以文化活动普惠居民。

品牌效应持续彰显。组建涵盖文明创建、文化活动、矛盾调解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经验启示

永宁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创新构建“713工作法”,实现基层治理高效能。其治理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社区协调辖区内基层党组织,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实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机制,确保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治理合力。

激发群众活力,共建美好家园。社区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筑牢法治根基,保障和谐稳定。社区把法治作为治理的重要保障,精准摸排居民的法律需求。开展多样化普法宣传,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建立健全社区法律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推进智慧治理,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搭建智能化治理平台,实现问题闭环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