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平台 “三级”服务暖“新”人

熊振华

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管理与服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委社会工作部围绕拓展服务、提升管理、助力发展的理念,建立更加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实践以来已取得突出成效。

打造网格化服务区平台,建立智能互助实体

发挥网格化模块运作方式,形成精细化互助服务体系。

无缝式对接,同频联动。充分利用全市42个社区的217个网格优势,推动社区网格员与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及网约车司机建立信息互通互助微信群。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区域巡查走访时,一旦发现有小区道路通行受阻、突发自然灾害存在险情、小区楼房电梯维修、临时性楼层停电等意外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互助微信群,让快递员等能够及时得到安全信息,为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样,网约配送员发现有路段险情、重大安全隐患、险情抢救等也及时发送信息并参与抢险救灾。互助微信群每天均有数十条互送信息,保证各方安全、快速、高效的运营效能。一年来,网约配送员送还拾物、帮助护送迷途老人、儿童达140件,这种随手帮忙的行为受到广泛好评。

护航式保障,链接精准。各社区在以网格为载体的同时,在各网格区域内建立和完善物业与网约配送员的协同配合机制,物业保安人员全力为其提供外卖保障服务,严格禁止发生相互推诿、人为刁难的现象。社区网格员作为监管责任主体,抓好平时督促落实。这一机制实施以来,社区内未发生任何不和谐现象。

和谐式运作,入网调和。外卖配送工作在时效、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各种矛盾纷争也不时出现,因食品质量、违规收费、超时交付等投诉时有发生,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网格员担当调解员职能,平均每月调解矛盾纠纷15起以上。

打造专业化功能区平台,建立畅通运行实体

邵武市着力推进全域性专业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实现精准、快速、高效的运营目标。

立足抓住重点。与全市道路交通、物流运输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和完善运营“骑手”安全宣教培训实体提升机制,市交通部门成立由5人组成的交通法规专业培训组,每季度分片区开展一次面向330余名美团外卖等专职骑手的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操作、事故规避等专业知识。开班两年多来,已培训5700余人次。

着力破解难点。邵武市委社会工作部与摩托车等专业大型修理行业协调,设立快修服务点12个,全市临时加密充气补胎网点14个。许多网约配送员感动地说:“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车子在路上爆胎或没电,增加这些网点为我们减少出行的后顾之忧。”

全力纾解愁点。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都是对网约配送员的重大考验,也是其工作业绩重中之重的焦点。据调查,邵武市每年因极端天气造成的行车事故达10余起。为切实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相关单位与市气象部门沟通,凡遇特殊天气及时与外卖平台等进行专项沟通,每季度发送20余份预防信息,及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同时,城市志愿者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雨具租借服务,切实为他们提供安全防护服务。

打造立体化特色区平台,建立质效提升实体

为保障新业态经济模式的深度融合发展,邵武市上下齐抓共管,有效促进社会各方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广泛支持。

突出责任主体,助力新业态经济新提升。邵武市以发展与改革局为主体,把新业态经济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列入全市34个经济发展系列考核评比和创业比赛序列。同重点的产业同考核、同评比,交通、邮政部门制定外卖配送、快递物流运输考核细则,市场监督制定优质服务规则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评选标杆服务“优质好骑手”27个,激励网约配送员奋勇争先、优质服务,形成单位主抓、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的良好格局。

突出文化塑魂,造就高素质就业群体。邵武市委社会工作部注重对外卖配送等多个平台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围绕其工作特点,注重从奋斗领跑、业绩领先、目标领航、思想领新、服务领优等五个模块打造生动活泼、催人奋进的企业文化。并对乐善好施、助人行好的员工开辟“好人好事榜”,在整个行业形成“但行好事,莫图回报”的良好社会风气,每个月涌现20件网约配送员助人为乐的好事。

突出依法治理,营造新就业群体良好发展环境。邵武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协同市场监督管理、城管、司法等部门制定新业态经济发展运行规定,从创新产业发展、改善运营环境、提高社会共识、维护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广大新就业群体员工激动地说:“有政府支持作保障,我们工作更有信心和干劲儿。”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