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工作部门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着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志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山西省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指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行动,积极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从源头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聚焦“系统性”,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体系。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构建由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优势主抓、设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共同发力、中小学校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搭建晋中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上交流平台,指导7所市域高校与11所县(市、区)直学校双向对接,结合实际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师资培训、科学普及、教学指导、专业支持等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聚焦“实用性”,专业赋能护航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通过“三项指导”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指导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干预等机制;指导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生一档”覆盖学生成长全链条,织密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护网”;指导学校宣传家庭教育,通过公益讲座、个案辅导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成长,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聚焦“互助性”,全力保障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落地见效。以心理健康服务为纽带,将全市志愿服务与“晋中大学城”高校优势深度融合,推动市域中小学校共建心理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不仅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还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机会,探索出校地合作共赢新路径、新模式,用“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同时,创新开展四个“100+”活动,即利用三年时间帮扶100所中小学校、打造100节心理示范课、普及100篇心理科普知识文章、线上线下培训专兼职教师100次,以此不断拓宽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覆盖面,逐步形成“以专业促服务,以服务促成长”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多层次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将进一步加强各部门联动,依托高校创新资源优势,打造“学、研、融、践”为一体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阵地,形成活动共办、人才共育、课题共研、成果共享、品牌共创、发展共赢的工作格局。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