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与IP化运营策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通过强化引领、创新载体、深耕内涵、文化赋能,汇聚起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党建引领筑根基。强化组织引领。福建省南平市熹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党支部主导建设“武夷山水直播间”,发挥青年党员在文化传播与产业服务中的作用,覆盖全县124个建制村,开展助农直播300余场,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00万元。公司党支部牵头创作朱子文化科普动画,全网播放量突破3亿次,有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深化跨域协同。加强闽台交流合作,依托共建活动,围绕茶艺茶道、IP运营等主题开展培训,培养产业人才1.5万名,孵化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组织联合主题党日及红色研学活动,吸引海峡两岸青年参与,省级补助闽台乡建乡创项目2000余万元。做好关爱服务。组建“新兴领域党建服务专班”,为文创企业、直播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难题,推动文化IP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新兴领域良好营商环境。
创新载体强引领。打造年轻化IP矩阵。推出融合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卡通朱子”“新康小红军”“锦小仙”等十余个IP形象,贴合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偏好,围绕IP创作系列动画、衍生品、数字藏品,推动党性教育由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建设沉浸式体验场景。运用“传统文化+数字技术+新媒体”,打造“朱子文化VR体验馆”“红色记忆互动空间”,以直播、短视频形式开展文化活动,以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新兴领域从业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搭建数字桥梁。将党性教育知识点嵌入IP传播,党员可收集数字藏品解锁党课,在转发“红色IP短视频”中完成理论学习,以技术带来的新鲜感提升参与主动性,使传统文化成为新兴领域党员“愿传播、乐参与”的党建工作载体,增强政治认同。
深耕内涵赋新能。以文化涵养党员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入党员教育,开发“朱子家训”微党课,建设红色主题民宿,拓展研学路线,打造“红色故事会”“苏区精神讲堂”等互动式学习平台,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创新模式,拓展党建工作外延。依托政和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企业”“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等活动。在电商园设立“党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间”,党员主播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拓宽传承路,又强化党建实践。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彰显先锋本色。成立“朱子文化宣讲团”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新兴领域企业、直播基地开展宣讲、培训,累计服务企业近百家,让党员在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新时代党员的风采。
文化赋能促振兴。打造特色乡村品牌,让乡村“亮”起来。新康村以“小红军”红色IP建设研学基地,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案例;锦屏村开发“锦小仙”IP文创产品,成功塑造全域旅游品牌,彰显乡村独特魅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让产业“强”起来。创新“IP+电商+直播”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本土网红主播50余名,“锦小仙代言政和白茶”专场直播销售额达300万元,带动3000余户茶农增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动力“足”起来。将IP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打造“小红军主题街区”“锦小仙文化广场”,开发联名产品50余款,IP授权收入超150万元,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活力。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