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商会助力文旅发展

随着暑期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多地行业协会商会积极行动,为八方游客编织起一张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文旅服务网。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导游分会承办的“导游驿站”活动不断升级,除了延续往年在天坛、颐和园、八达岭、北海等景区站点集中发放“清凉包”等物资的传统外,还增加了景山景区站点。根据团队游客统计数据,并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在以上5个景区的游客中心开设“导游驿站”常态化服务站点试点,为一线导游提供基本服务。常态化服务主要依托景区游客中心设施,为导游提供信息咨询、临时休息、物品寄存等基础服务,并根据导游需求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提供矿泉水、手机充电、防暑或保暖用品、急救包等个性化服务。

这是行业协会商会助力文旅发展的缩影。多地行业协会商会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提升文旅服务质量、优化行业生态的重要力量。

福州市旅游协会以党建为纽带深化行业合作,与省内外20余家旅游组织建立战略联盟,构建“客源互送、品牌共建、市场共拓”机制。在“清新驾期·乡游福州”自驾游项目中,组建党员攻坚团队,整合景区、交通、民宿等资源,推出10条红色主题线路,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双赢。通过承接“好年华,聚福州”文旅课题指导、“福马同城生活圈”旅游合作等重大活动,助力福州文旅品牌“走出去”。

在党建引领为产业发展定向领航的同时,如何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成为行业协会商会的重要发力点。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搭建乡村旅游合作平台,组织专家团队,与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肥城市湖屯镇吕仙村进行赋智结对共建,提供智力支持和驻场辅导,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做好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丰富产品业态,在人员培养、吸引客流等方面进行支持。此外,协会联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学系,设立“三零小院”乡村旅游辅导站,主动对接省内乡村旅游管理者及经营业户,开展智力扶持和公益性辅导,通过驻点式、现场式提供咨询、培训和辅导,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从业人员多到具备条件的脱贫地区开展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活动,支持脱贫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地区旅游业增收增效。“我们将持续打造黑龙江旅游业特色品牌,在文创产品、景区景点及星级民宿等涉旅行业逐步开展品质认证,引导旅游企业推出优质产品、提升服务质量。”黑龙江省旅游协会秘书长高勇说。目前,黑龙江省已评选推出10条品质旅行线路产品,有效带动沿线乡村增收致富。

服务能力提升是文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广西旅游协会举办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公益大讲堂,从入境游市场需求出发,邀请行业专家学者采用“线下实训+线上直播”模式授课。目前,大讲堂已举办6期,线下吸引600余人次从业人员参与,线上吸引超1.1万人次参加学习。广西旅游协会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推进公益大讲堂活动,建立“政府引导+协会搭台+校企联动”机制,让高质量的入境旅游服务成为广西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各行业协会商会以专业与担当织密服务网络、激活发展动能,不仅让游客收获更优质的体验,更让文旅产业持续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金浩月)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