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时限压缩97%,乡镇商会覆盖率超八成,年度发放行业贷款近7000万元……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着力提能力、优服务,聚焦审批改革、制度建设、产业覆盖、平台赋能等关键领域,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质增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党建引领+协同联动,构建同向发力新格局
“明确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后,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了。”宣城市装饰行业协会负责人徐冠军表示。年初,市委社会工作部对72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梳理,全面厘清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对应关系,推动责任单位落实行业监管、业务指导和抓党建等责任。
推动成立15家市级行业综合党委,制定新兴领域党建“10+N”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党建工作责任,按照“一会一策”要求,采取单独组建、派驻帮建等方式,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应建尽建”。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及市直单位年度党建考核指标,让“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的责任落地落实落细。
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协同发展,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工作规则,落实15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
审批提速+产业织网,激活发展新动能
“没想到成立登记一天就搞定了,现在办事真方便。”宣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登记审批流程仅用了一个工作日,实现了“当日受理、当日办结”。
这是审批机关打出改革“组合拳”的结果。一方面,放宽行业协会商会登记条件,全面落实直接登记政策,实施压缩审批事项、延时服务、容缺受理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全面提升审批效能。另一方面,梳理精简申请材料,对行业协会商会登记有关申请表格内容进行整合,并优化网上办事系统功能,通过“数据代入”方式避免办事人重复录入。审批时限的大幅压缩——成立登记从法定60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变更、注销登记等承诺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快审快批、高效服务”。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着眼全市产业发展全局,以产业链链上行业协会商会为骨骼,以广大基层商会为细胞,全力编织出一张纵横贯通、活力奔涌的“生命网”。聚焦全市主导产业,新成立7家极具活力与前瞻性的行业协会商会,对6家已有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换届选举。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和乡镇特色产业,在巩固县级以上商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发展重心下沉至基层。
平台赋能+公益反哺,打造发展新生态
为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系广泛、信息灵通的独特优势,精心搭建功能性平台,让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愈发凸显。搭建政商交流平台,2024年第12期政商恳谈会上,宣城市温州商会等直接向市领导反映融资、土地审批、人才培育等问题;搭建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宣城市卫生洁具行业商会吸纳安徽远传律师事务所成为会员单位,2024年为会员企业处理了100余人次法律咨询,提供有效法律解决方案50份,护航会员企业合规经营与稳健发展;搭建融资授信平台,创新“银会企”三方协作机制,定期举办融资对接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宣城市商业协会推出“商圈贷”融资服务平台。
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各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宣城市建材商会积极参与困难军人家属慰问、援疆消费帮扶、西藏定向捐赠等公益活动,爱心足迹跨越千里;宣城市酒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宣酒集团更是公益“常客”,资助100万元帮助水东镇南阳村打造富硒水稻生产基地,惠及200多户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为公益事业贡献企业力量。
(本报通讯员 戴光星)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