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打造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锚定主责“筑阵地” 凝聚合力“惠民生”

8月27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正式启用。这个总面积3500平方米的实践基地,是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的系统性、全景式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该基地紧扣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职责,全面推进“空间、功能、服务、资源”四维升级,让社会工作切实“可感、可知、可及”,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推动服务从“零散供给”

转向“精准对接”

今年以来,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机制整合和场景重构,在保留原有“社会组织总部基地”培育孵化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构建“2+9+N”服务体系,即建立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社会组织总部基地,打造新兴领域党建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商会交流中心、志愿服务赋能中心、多元共建社区服务中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心、社会工作培训中心、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社会工作者队伍调度中心、社会要素交易中心,根据实际需求创设多个实践场景。

“通过‘2+9+N’服务体系,把分散的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让服务从‘零散供给’转向‘精准对接’,真正实现社会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切实破解服务碎片化难题,提升社会工作的整体效能。”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李炳泽表示。

帮助企业从“单打独斗”

转向“抱团发展”

“家人们看过来!这款AI眼镜能提供实时翻译、导航服务,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在福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红树林直播间”,华强北街道商会会员、意境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小龙正在对着镜头热情推介。

而在“红树林直播间”隔壁的产品展示区,整齐陈列着多家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的智能设备、文创产品等。“以前企业都是各自发展,现在我们为大家提供了服务场地,搭建起资源链接的平台,方便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运营负责人易松国指着墙上的“行业协会商会链接行动”示意图介绍说。

该基地设立“行业协会商会交流中心”,开展“行业协会商会链接行动”,通过党建引领,链接行业协会商会,行业协会商会链接企业,企业链接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目前,该基地已链接326家行业协会商会,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领域,帮助会员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

促进基层治理从“粗放式”

转向“精细化”

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社会工作培训中心聚焦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志愿者、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能力短板,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解决基层服务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沟通技能是我的短板,遇到邻里纠纷不知道怎么劝。现在有专业老师教我与人沟通的技巧,调解邻里纠纷时心里更有底气了。”福田区南园街道滨江社区的工作人员苏静虹说道。

在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的多元共建社区服务中心,一场“我的故事会”正在上演。90岁高龄的深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红星讲师团成员卢巧娥,正为即将开学的孩子们讲述革命传统故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专门邀请卢阿姨来讲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滨江社区党委书记刘艳媚说。

据了解,滨江社区将以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为关键抓手,深化资源整合与功能运用,借力基地培训资源,围绕社区治理中的心理服务、矛盾调解等难点,定期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能力提升专题课程,推动专业服务力量深度嵌入社区治理链条,以基地赋能实现服务精准化、治理精细化,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暖心动能。

(本报通讯员 鲁祥军)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