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中的身影让人暖心(新闻特写)

——海南省三亚市社会工作领域投身防汛防风救灾工作纪实

近期,海南省三亚市遭遇第13号台风“剑鱼”,最大风力达16级。市内道路被倒伏的树木阻断,小区内淤积遍布,水电通信设施遭受重创,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面对严峻灾情,三亚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及党员、志愿者和社会工作系统党员干部主动响应三亚市委社会工作部号召,积极投身防汛防风救灾工作,助力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三亚市、区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迅速组织社会工作系统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基层一线,前往村(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截至目前,社会工作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全市45个村(社区),为180户村(居)民送去温暖,疏通道路10条,清理树枝垃圾等共计200余吨。

与此同时,新兴领域党组织迎“风”而上,以实际行动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185个党组织1578名党员、6922名志愿者主动请缨,为灾后恢复工作增添社会工作领域力量。

“我们队伍里有党员骑手、‘兼职网格员’骑手,还有不少像彭博一样的退役军人骑手。”三亚市外卖配送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一条“号召大家参与清障”的消息刚通过协会工作群发出,就得到了骑手们的积极响应,彭博便是其中一员。“城市有困难,我们必须站出来,能为三亚出一份力,心里特别踏实。”彭博笃定地说。100余名外卖骑手迅速集结,组成3支骑手突击队分赴新港社区、金鸡岭路社区及月川社区,不顾风雨,持续奋战,徒手清理倒伏树木、搬运障碍物,打通多条受阻道路,为居民恢复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福瑞国际公馆小区,由海南顺丰速运党支部4名党员带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扛铁锹、推推车,从清理小区门口积水,到搬运楼下断木……尽管汗水混着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但无一人喊累,赢得居民连连称赞;在三亚临春河畔,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党支部党员踩在湿滑的河岸,把摧折的树枝拖上岸,并进行集中转运处理……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为三亚快速恢复城市秩序、重现生机活力注入强劲而温暖的“新”力量。

“风雨再大,也大不过大家的团结一心。”三亚市雷锋文化促进会的志愿者一边锯开断木一边说。全市志愿者闻“令”而动,以“快响应、实举措、暖服务”为工作目标,迅速奔赴多个受灾区域开展应急救援与灾后恢复志愿服务。

三亚市吉阳区蓝天救援队队员深夜携带专业装备对涉水路段开展安全排查,仔细探测水深、水下障碍物及路面破损情况,及时设置警示标识,为后续抢险疏通、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持。

在羊新社区,三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将扭曲变形的隔离护栏逐一复位,搬运至安全区域。志愿者小林擦了擦汗水,笑着说:“虽然辛苦,但看到道路变得通畅,心里特别高兴。”附近餐馆老板赵先生主动送来热乎的盒饭:“看志愿者们忙得饭都吃不上,我们也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据统计,台风“剑鱼”擦过三亚后,有81家志愿服务组织、4367名志愿者参与清障清扫等工作。他们以高效的组织、温暖的行动和专业的技能,解决民忧,为城市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温暖与力量。

(本报通讯员 赵越)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