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新”动能(工作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服务新就业群体新模式,通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已服务新就业群体1800余人次,回收需求评估问卷调查1300余份,累计开展各主题服务活动40余场。

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深入快递驿站、外卖站点、网约车司机休息区等场所,与新就业群体开展面对面交流。在呼和浩特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通过日常走访,累计与6个旗县区150余个驿站(站点、休息区)近500余名新业态从业者建立常态化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困惑和现实诉求。针对收集到的“职业发展迷茫”“社会认同不足”等共性问题,通过现场答疑、链接专业资源等方式,帮助新就业群体明晰职业路径。结合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突出的特点,构建“预防——干预——疏导”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讲解压力管理、情绪调节技巧;提供个案服务,为困难新业态从业者提供个性化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小组,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持续性支持,帮助其在相互鼓励中重建信心。

以关爱服务为支撑。各类专业服务项目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以精准化、多元化服务破解难题,让关爱直达人心。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日常开展需求调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收集需求,分类处置。针对许多外卖骑手经常不能按时吃饭的问题,及时与外卖站点进行对接,提供爱心餐包服务。链接引入社会组织,组建暖“新”志愿者服务队,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体检等专业化服务。积极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和社会倡导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帮助新就业群体实现“微心愿”。开展“新就业群体趣味游园会”活动,带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参观社区内的“红蜂驿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帮助他们了解社区、融入社区。在传统节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等阵地,联合企业开展“邻里文化节”活动,组织新就业群体与居民共同编排节目、结对互助,让离开家乡的新就业群体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拉近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居民的距离,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融入感与社区治理参与度。

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向新就业群体发出志愿服务倡议,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开展“五随”行动,即参与社区安全问题“随手拍”、做好消防安全隐患“随手报”、助力解决居民困难“随手帮”、发现社区环境问题“随手清”、扩大社区宣传半径“随口宣”。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调研走访与服务中,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运用优势视角,鼓励新就业群体发挥职业优势参与志愿服务,为志愿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深入实施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各类型的关爱服务,助力他们在城市扎根,实现安身、安心、安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