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湖南省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创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动人民建议征集成果及时转化和利用,助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智慧活水润三湘,民声民意化良策。湖南省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工作路径,让蕴藏于群众的智慧,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高位推动
构建四梁八柱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受最深切。湖南省委高度重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在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加挂湖南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牌子。在省委强力推动下,一套系统完备的“湖南实践”加速形成。
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指导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将常态化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以下简称“走找想促”)、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办理和湖南省民意反映渠道一体化平台建设管理等职能职责划入省委社会工作部。在省委社会工作部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处,市(州)、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设立对应工作机构,确保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
省委社会工作部出台《湖南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试行)》,构建“征集——交办——办理——反馈——评价——激励”全链条、闭环式制度规范,做到精准交办、适时催办、全程跟踪督办。依托“走找想促”调研信息报送系统,推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按照小切口、具体化要求,发现和找准问题,健全完善建议发现和报送、认领和转交办、解决和满意度评价评估的在线闭环管理机制,在推动问题“入库”“出库”中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同时,在省委社会工作部官网、官微设立“人民建议征集”板块,依托人民网“人民建议”栏目及市(州)门户网站、小程序等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人民建议。
针对民意渠道分散、基层负担重、群众满意度低等痛点,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建设湖南省民意反映渠道一体化平台,接入国、省、市、县等80余条民意反映渠道。依托该平台同步建立集议题发布、建议征集、办理反馈、分析研判、查询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民建议征集网络信息平台,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目前,一体化平台已在省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和湘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试运行,并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
落地见效
“金点子”变“金果子”
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成果转化是关键。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把建议能否落地、问题能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标准,推动一大批高质量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
“老人腿脚不灵活,去医院不太方便”“晚上出行光线暗,路边树枝也该修剪了”……
近日,在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金耐社区耐火小区党群服务站内,一场“三听三问”(听市场主体、听基层群众、听干部职工的声音;问困难、问期盼、问建议)调研活动正在进行。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倾诉着烦心事。岳塘区相关负责人认真记录每一条诉求,不时与居民交流,详细询问居民就医等问题的细节。在充分听取民意、摸清需求后,经过多方协调,金耐社区不仅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家庭医生工作站,出行照明和树枝修剪问题也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是湖南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湖南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全省县处级以上干部深入一线,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精准发现问题,依托“走找想促”调研信息报送系统,提出有效对策建议。2024年3月以来,“走找想促”调研信息报送系统已收到建议16.67万件,解决13.71万件,解决率达82.24%。
不仅如此,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献策湖南”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广纳良策,共征集建议3.1万余条。经过“单位推、专家评、集中审”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十大金点子”和100个优秀“金点子”并进行表彰。如,娄底市一名市民建议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层次保险保障;一名网友建议持续加强户外劳动者站点建设管理,完善站点设施,打造网约配送员的温馨港湾。
去年以来,湖南组织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落实省委七次全会精神、湖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等专项建议征集,共征集各类建议2.21万条,编印的《“献策湖南”优秀金点子汇编》《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地见效金点子汇编》,成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墙面上画有汽车、马灯、热水瓶、水壶、手电筒等老物件;“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爱岗敬业”等标语随处可见……
漫步在衡阳市珠晖区的建湘路,色彩斑斓、创意十足的墙绘作品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成为建湘工业文化街区的文化新地标。
一笔一故事,一墙一风景。承载着厚重工业记忆的建湘路,和许多老街一样,曾经外观破旧、杂乱无章。在“献策湖南”活动中,有群众建议:可以在保留原有工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运营理念,打造集文化展示、创意休闲、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这条建议被评选为优秀“金点子”,并被衡阳市委、市政府采纳。
经过精心改造,建湘工业文化街区于去年9月亮相。街区开放后,有市民在街区留言簿上建议:在“建湘工业历史文化馆”壁画中增加当地一家知名金属制品老厂的历史。这条“小建议”很快被采纳并增补到壁画中,让城市记忆变得更加完整。
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高度重视并充分听取群众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一条条留言和建议,通过汇民智、连民心,汲取群众智慧,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数字赋能
让民意从“听得见”到“用得好”
面对海量民声数据,如何精准识别、深度挖掘、有效利用?湖南给出的答案是,向科技要效能、以数据赋智能。
正在建设的湖南省民意反映渠道一体化平台,致力于根治“系统多头建、群众多头跑、事项多头转”的顽疾,围绕“渠道融合、系统互联、数据共享”目标,积极推动各类民意反映渠道融合联动,积极探索民声答疑、智能分析、城市画像等AI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一个平台汇民意,协同共治提效能”。
湖南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走找想促”调研信息报送系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民意渠道汇聚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智能分析和趋势研判,建立“月、季、年”定期分析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分析和动态监测,对热点诉求和建议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治理效能优化提升等提供数据支持。
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优化考核指标,重点抽查、核实、督办群众不满意、问题未解决且诉求相对合理的事项,切实提升问题解决质效,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2024年,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834.23万件,办结821.86万件。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民意渠道融合联动后,源头治理成效凸显。
“立足新起点,湖南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将着力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以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扩面提质’为抓手,体现湖南特色,持续擦亮品牌。”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内容由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