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聚力开善治“新”局(学思践悟)

姚海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重点、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精准服务为纽带、以凝聚力量为目的,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相辅相成、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

擘画组织“中心轴”,推进“两个覆盖”。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主轴”,健全“分类施策—集中攻坚—巩固提升”推进机制。优化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推动将新兴领域党建职责写入相关部门“三定”规定,把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差异化特征,精准推进党组织应建尽建。加大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力度,定向选派懂业务、善协调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一线指导。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管理机制,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建、上级组织帮建、群团组织助建、兜底管理促建”四种模式,坚持“一链一策”推进产业链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组建。2024年以来,共组建现代纸业、木业、纺织服装等6个重点特色产业链党委,成立新能源电动车、羽绒等产业链团工委、妇女联合会,推动各产业链吸纳约3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筑牢阵地“连心网”,打造暖心港湾。以实体阵地作为联结新就业群体的关键“触点”,着力构建“覆盖—联动—共享”服务网络。整合资源,高标准建设贵港市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围绕功能布局、服务内容与运营管理样板化打造,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在新就业群体集中区域推动构建“友好型街区”,动员商户组建“暖‘新’商家联盟”,通过优惠折扣、专属服务等方式提供工作之余的实惠便利。整合“荷城”驿站、暖“新”餐厅等特色阵地,依托供销社网点、商超、小区科学布点建站,绘制“暖‘新’地图”,助力新就业群体快速定位身边站点,形成便捷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确保他们随时有歇脚地和加油站,实现阵地服务零距离、党群关系心贴心。

落实服务“暖心单”,精准纾困解难。构建“需求—资源—项目”闭环机制,以便精准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依托站点矩阵,开展健康义诊、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多样化服务,包括新就业群体身心健康、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及矛盾化解等多方面,全方位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打造“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服务品牌,推动关爱服务融入日常、做在经常,靶向破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创新推出“荷您议事”人民建议征集平台,首期以“新就业群体党建与服务管理”为专题,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精准把握其真实想法与诉求,并以此为导向优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使服务更契合新就业群体需求。

培育治理“新”队伍,凝聚新兴力量。以党建引领凝聚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构建“参与—赋能—成长”递进式平台。在思想引领中凝聚“新”队伍。融合专题党课、政策宣讲筑牢思想根基,结合行业实训、岗位建功促进学用结合。在服务大局中建强“新”队伍。组建新兴领域党员突击队,激励党员在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关键领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基层治理中用好“新”队伍。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民情的独特优势,选聘一批“移动网格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在急难险重中锤炼“新”队伍。动员新兴领域党员积极投身稳产保供、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引导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作者系中共贵港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