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根基 优服务 树品牌(工作实践)

福建省宁德市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凝聚社会力量、服务民生需求、助力基层治理”目标,以体系化建设强根基、精准化服务惠民生、品牌化培育树标杆,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奋力书写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新篇章。

聚焦统筹整合,激活志愿服务动能。党建引领聚合力。以“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为路径,将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和主场景,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爱心企业资源与力量向基层下沉。今年,宁德市230个社区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共同创办了暖“新”公益科创营、邻里学堂、“智慧银龄”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制度保障激活力。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宁德市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围绕健全志愿服务六大体系,细化18条具体措施,明确夯实42家责任单位职责,协同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星级评定+典型表彰”与“礼遇优待+关爱保障”并重的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已认定三星级、四星级志愿者600余人,并有6个先进志愿典型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51个先进志愿典型入选全省志愿服务“四个最美”。阵地建设强动力。织密阵地网络,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场所,建立2300余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点,推动窗口单位、火车站、医院、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站点全覆盖。着力构建全方位服务场景矩阵,新建“共享暖心驿站”“红色加油站”300余个、友好社区(商圈)40余个,有效延伸志愿服务覆盖面。

聚焦供需对接,提升志愿服务质效。开展集中服务,响应共性需求。把握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及学生寒暑假、节日节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动社会力量举办志愿集市、爱心送考、暖冬行动等大型活动。组织上万人次志愿者护航市运会、马拉松、世界储能大会、文旅大会等重大活动赛事,服务保障有力有效。深化精准服务,聚焦个性需求。深耕“一老一小一新”领域,构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困有所助”服务网络。鼓励社区设立每周便民志愿服务日,高频开展扶老爱幼、卫生健康、文化惠民等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拓展应急服务,应对突发需求。坚持平急结合,将志愿服务纳入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升社会应急动员能力。以寿宁县志愿消防救援协会为代表,深化队伍联建机制,设立专项保障基金,强化装备维护、营地建设,推动应急救援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引导宁德市蓝天救援队、霞浦县福宁救援队等成立党支部,完善“党员带队员”帮带机制,促进队伍作风与能力双提升。

聚焦品牌打造,扩大志愿服务影响。打造闽东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自2020年起,连续5年举办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出“筑梦空间”“同星共融”“方言评书”等200余项专业性强、受众广泛、反响良好的优质项目。通过“大赛孵化项目、项目驱动服务、服务塑造品牌”的良性循环,部分项目已在全市推广复制,成为具有闽东辨识度的志愿服务“金名片”。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制定《宁德市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推动试点社区落实“一社区一策”,打造“一米驿站”“1+1”青春成长计划等品牌。主动链接社会组织、高校智库资源,开展社区需求调研与项目设计,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队伍多元化、能力专业化。构建志愿服务多元传播矩阵。设计推广“志愿宁德”专属IP形象,强化品牌传播与衍生。线上依托县(市、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微信公众号开设“志愿风采”专栏;线下借助“理论宣讲轻骑兵”“滴水潭”讲师团等力量,深入基层宣讲,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宁德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