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活民企担当

民营经济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党建引领为民营经济履行社会责任注入强大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非公党委、市场监管局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便是一个鲜活案例。

7月底,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因天气原因遭遇突发困难,市非公党委迅速行动,化身“红色引擎”,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第一时间发出帮扶倡议。在其统筹调度下,形成“党委引领、企业响应、党员带头”的浓厚氛围,修建村镇防护堤、筹措雨衣雨鞋等应急物资……多家民营企业党支部参与捐款捐物,合力助力受灾村镇恢复生产生活,以切实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一头连着新经济组织,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

江苏省扬州市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模式,以“红色生态”融合发展实现价值共生,引导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

8月22日,上海市长宁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临空园区党委主办的“宁新讲堂”再次开讲。这场以“商业向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社会影响力”为主题的活动,介绍了应急救援、女性成长、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为企业探索“公益+”模式,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提供了直观的借鉴。

党建引领将民营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让民营经济力量精准服务社会所需。

今年,全国工商联印发《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南(2025)》,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社会价值指向,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其中,在社会价值评价主题中包含了社区发展指标,旨在推动企业与社区融合发展,助力社区民生改善与经济活力,构建共建共享格局,重点关注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参与社区环境与文化建设等内容。

据了解,目前有平台企业与公益机构共建社区儿童友好空间,面向包括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为其子女提供课后托管、课外活动、素质教育等社区教育支持。

新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南,回应了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双碳”目标、“一带一路”倡议等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和社会关切。

近日揭晓的2025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显示,有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壮大乡村富民产业。65.40%的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公益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消费帮扶和就业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捐赠总额为104.76亿元。

无论是扎根乡村助力全面振兴,还是投身公益传递温暖力量,抑或是发力绿色发展践行生态责任,民营企业在党建引领下正以愈发积极的作为、坚定的担当,将回报社会的承诺融入高质量发展实践。

(本报记者 刘鸿桥)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