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强化政治担当,勇于实践探索,以“五学”提能、“五力”提效、“五行”提质,努力推动新时代武汉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搭建五个平台,以学深悟透的思想自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第一议题”领学。以部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为载体,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集中培训讲学。举办“武社大讲堂”,组织专家学者专题讲、部班子成员示范讲、业务骨干全员讲、基层干部分享讲,推动市、区两级社会工作部门把准职能职责、坚定信心决心。现场调研导学。把学习课堂搬到小区村湾、商圈楼宇、行业协会商会,引导基层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比拼交流互学。每季度开展“勇担当 善作为 走在前列”工作大比拼,分享思路举措,交流经验方法,晒出成效亮点,评选优秀处室和先锋个人,着力营造“以实干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学习教育促学。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4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示范项目列为学习教育惠民实事,着力打造办事便民的“服务区”、居民自治的“议事厅”、休闲娱乐的“共享家”、化解矛盾的“调解室”、新就业群体的“能量站”。
提升五种能力,以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推动社会工作见行见效
树立全局观念,提升稳扎稳打的定力。制定拓展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意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实施方案等,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久久为功抓好落实。强化系统思维,提升统筹协调的能力。发挥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市委“两新”工委工作机制作用,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大事共议、问题共商、阵地共用、信息共享,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整体效能。增强创新精神,提升攻坚克难的魄力。聚焦基层治理难题,统筹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城中村和插花地治理创新、“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等,以点上示范带动面上推广。守牢安全底线,提升见微知著的眼力。建立健全监测预警、联系点、会商、督办等制度,围绕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对象确定32个新兴领域直接联系点,在22个社区(村)设置基层观察点,定期摸情况、听意见、寻对策、促落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34%。锤炼过硬本领,提升善作善成的实力。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加强市、区两级社会工作部门自身建设,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大比拼、大提升”活动,着力打造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
实施五项行动,以对标对表的行动自觉推动“三大任务”落实落地
聚焦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对标“当好龙头建支点”目标,实施源头治理行动。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各类群体服务管理,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实施全域提升行动。把抓好新兴领域“两个覆盖”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单独组建、派驻帮建、龙头带建等方式,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建设“公寓+党群服务阵地+技能培训基地”小哥公寓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指导6个区创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压茬推进1269个社区(村)开展基层治理创新扩面提质行动,涌现出“天天敲门组”、红色管家服务队等一批基层善治典型。实施凝聚服务行动。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13.49万次,推动领导班子成员领办民生实事。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等重要活动、“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组织实施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3.3万个,5个典型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表彰。实施铸魂提能行动。制定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举措,分层分类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1.8万人次,组织2.3万余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全市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65.7%,超出“十四五”规划目标5.7个百分点。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人才库、师资库、项目库和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全市2.46万名持证社工专业化服务水平。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