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新经济组织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多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聚焦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优化体制机制,织密组织网络,激活功能作用,以党建“红”引领发展“兴”,为新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抓好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是关键。
“以前企业发展‘单打独斗’,现在有了产业链党委牵头,政策对接、资源整合更顺畅了。”潍坊国一铝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齐恩亮的感慨,道出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带来的新变化。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锚定千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培育目标,以产业链党建为抓手,整合铝型材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及属地(园区)党(工)委,成立铝型材产业链党委,推动“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竞争优势,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我们充分发挥‘两新’工委统筹作用,成立产业链党委,就是要打破企业间的壁垒,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临朐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唐行宝表示。
打破部门壁垒、理顺权责关系,多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以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为突破口,为新经济组织发展赋能提供机制保障。
福建省福州市将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作为新兴领域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紧扣“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推动市委“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通过增补市委金融办、市国资委等与新经济组织关联紧密的职能部门为市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明确各单位党建职责,同步建立7项配套制度,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
湖北省钟祥市分类制定组织部门、社会工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党(工)委责任清单,细化各方在底数摸排、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党组织组建、党员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同时明确“摸排登记——组织组建——作用发挥”全链条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有效覆盖。
针对新经济组织“分布散、类型多”的特点,多地创新探索“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天津市滨海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党建工作,建立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主导产业综合党委,着力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发展在产业链上,民营企业500强、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党组织全覆盖;同时推进民营企业“党建入章”“交叉任职”,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
浙江省台州市深入实施“红链领航、向新发展”行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开展党建联建,累计组建医药化工、水暖阀门等产业链党委36个,辐射链上企业2721家。“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链党建,强化‘链式思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以党建聚链成势,带动产业焕新升级。”台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鲁才强说。
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新经济组织党建的基础性工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广东省深圳市优化“两新”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属地管理”的党建工作机制,依托职能部门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快递等11个行业党委,实现“行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保障就延伸到哪里”。
“行业党委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更搭建了企业间沟通协作、反映诉求的重要平台。”深圳市南山区一家快递企业负责人说。
从机制优化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拓展,从功能激活到融合发展,各地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表明,党建是引领新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将推动新经济组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鲁鹏彪)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