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以锻造社区工作者队伍硬实力为出发点,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分层分类培训,补齐能力短板。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矛盾纠纷调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特殊群体服务等,构建社区工作者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市级层面抓重点、树标杆,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县(区)层面强骨干、带队伍,组织业务骨干培训;乡镇(街道)层面全覆盖、打基础,确保培训资源直达一线。运用“线上学习+线下研讨”“理论解读+情景演练”的教学方法,确保所学知识技能可转化、能应用。
推行综合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专项业务服务窗口为综合服务窗口,制定履职清单61项、网格走访清单30项、服务事项清单57项,明确社区职责边界。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AB岗等制度,确保服务不间断、责任不落空。同步推进为基层减负,开展“三减三提”专项行动,推动社区工作者走进网格,提升服务群众的有效性和信息核查的精准性。
创新导师帮带机制,促进经验传承。建立“薪火筑梦”导师帮带机制,严格遴选10名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工作本领突出、基层治理经验丰富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组建“金牌导师库”。每位导师结对帮助1名年轻社区工作者,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实施“一人一策”培养计划,重点围绕高效组织居民议事会、深入走访沟通技巧、化解复杂矛盾纠纷等社区工作“硬功夫”,进行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点对点解惑。
搭建实战赋能平台,强化专业素养。举办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邀请省内高校专家学者现场评审指导,通过理论笔试与实战模拟,全面检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每两个月举办“巷为心声”社区党组织书记分享会,邀请社区党组织书记讲述服务群众的“真经实感”和破解难题的“独门秘籍”。
(作者系中共马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