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管用”机制打造专业化队伍(大家谈)

余小勇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主要抓手,系统谋划、高位推动,探索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职业体系建设机制,有效激发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内生动力。

严把“选”字关,优化队伍结构。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和推动。通过制定选聘方案,严格入选条件,规范选聘程序,从源头上保障队伍素质。目前,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学历水平稳步提升,平均年龄逐步下降。

强化“育”字功,提升专业能力素养。出台《遵义市推进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突出能力提升,由组织部门、民政部门牵头,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落实“管”字策,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强化正向激励,建立与岗位等级、工作绩效挂钩的结构化薪酬制度,实行动态调整;落实在重大任务、抢险救灾等工作中表现突出人员的专项补助政策;积极拓宽发展空间,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选拔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强职业吸引力。同时,强化约束机制,对不履职、失职渎职、违规违纪等问题依规依法处理,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

聚焦“用”字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针对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载体,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明确社区不再出具的证明事项,全面清理规范社区办公场所挂牌事项,切实为社区工作者减负松绑,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系中共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