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系统性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实践)

重庆市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体制改革、职能优化”三大方向,坚持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系统性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发展根基。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持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成立党支部。截至目前,璧山区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91.7%,工作覆盖率保持100%。深化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制度,选派经验丰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定点联系行业协会商会,指导开展“主题党日+行业服务”活动70余场,协调解决企业难题80余项。打造“清廉商会”品牌,制定《商会廉洁从业指引》,建立会费使用标准公开、流程公开、审计公开的“三公开”制度,全区商会会费管理透明度达98%。深化“商会+治理”融合机制,引导商会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5个,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00万元。其中,重庆市璧山区女企业家商会联合社区开展“巾帼创业工坊”,培训就业困难群体800余人次;发起“技工下乡”行动,为乡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00余次。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活力。严格落实“职能、人员、财务”三分离要求,完成45家行业协会的脱钩改制工作,实现行业协会独立运作。创新“负面清单+信用承诺”管理模式,精简审批流程18项,将新增商会注册登记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构建“1+N”组织网络,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重点围绕园区、开发区、商圈楼宇等区域,新建物流与供应链等新兴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吸纳会员企业300余家。打造“总部+分会”辐射模式,如重庆市璧山区女企业家商会设立镇街分会4个,覆盖小微企业120家,为其提供法律咨询、融资对接等服务200余次。实施“动态评估”机制,优化结构布局,建立“星级商会”评价体系,从服务能力、社会贡献等维度开展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整改重组效能低下的商会。推行行业协会商会退出机制,依法注销长期停摆的行业协会2家,释放资源用于培育物流与供应链商会等新社会组织。

聚焦职能优化,构建协同发展生态。搭建“三位一体”沟通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璧山区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常态化联席机制。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联合区工商联和区发展改革委等单位,针对印刷包装、智能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调研,推动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痛点问题180余项。坚持“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实现政策咨询、诉求反馈即时响应。深化“行业参与”决策机制,提升政策靶向性。推行“行业协会预审”制度,在制造业、文旅产业等行业政策文件制定中,吸纳12家机构参与政策修订。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建言献策、承接行业标准制定职能等,如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提出的“设备更新补贴”建议被纳入区级扶持政策,惠及企业80余家,带动技改投资超3亿元;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会员企业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并颁布三个地方标准;拓展“商会赋能”服务场景,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建立“商会服务效能榜”机制,定期公示服务成果。推动重庆市璧山区印刷包装商会搭建供应链平台,降低会员企业采购成本15%。推动重庆市璧山区行业协会承接统计分析、人才培训等职能,重庆市璧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商会完成行业人才需求白皮书编制,精准匹配培训项目8个,覆盖从业人员超过1500人次。

(重庆市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