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单跑累了只能在电动车上凑合一下,现在‘益新站’里能充电、能休息,心里别提多暖了!”外卖骑手李兴保的真切感受,道出了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58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近年来,兖州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保障、创新治理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织密组织网络
筑牢党建根基
针对快递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的实际,兖州区以创建山东省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创新区为契机,构建“区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推进、街道兜底管理”的责任体系,出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30条具体措施,成立快递、网约配送、道路运输、直播电商、互联网等5个行业党委,分领域绘制党建工作“路线图”,确保党组织建设规范有序推进。
兖州区紧密结合新就业群体的活动规律和特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采取行业联建、区域统建、商圈共建等多种方式,先后向新业态企业选派“红帆”党建工作指导员13人,推动成立兖州区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新百汇青年商务社区党委,在济宁中通智慧电商快递产业园、易运盈(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顺丰兖州分拨中心等18家企业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借助山东省“新新向党”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线上管理,有效提升“两个覆盖”工作质效。
优化服务供给
传递城市温度
“找路难、进门难、停车难”曾是困扰外卖骑手的突出问题。如今,兖州区龙桥街道幸福里社区幸福里小区门口的“骑手友好地图”,清晰标注着楼栋位置、停车点位等信息。“楼栋位置一目了然,方便我们这些新入职的骑手送餐,送单时能节省不少时间。”外卖骑手小张说。
在服务阵地建设上,兖州区在商业街区、商圈市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益新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休息、充电换电等基础服务,同时引入市场主体负责“益新站”的运营管理,推出骑手专属商品折扣,有效破解了服务驿站“重建设轻管理”的难题。“我们组织建设‘益新站’,就是要让新就业群体在奔波中有个温暖的歇脚地。”兖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段广益介绍说。
在医疗保障方面,兖州区构建区级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室三级医疗暖“新”服务体系,挂牌12家“友好医院”,发布健康体检、中医理疗、便捷购药等20条暖“新”医疗举措,组建“医新为你”志愿服务队,提供线上预约、远程问诊等一站式服务。针对新就业群体办理业务“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问题,兖州区设立“暖‘新’代办箱”,提供健康证办理等18项高频服务,建立“投递——受理——代办——反馈”闭环机制,周末还增设“暖‘新’服务专场”,实现“零跑腿”办事。
创新治理模式
激发参与活力
兖州区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实施“治理有新”行动,引导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带头担任“特聘网格员”“政策宣讲员”“民情速递员”,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依托“新新向党”综合管理平台,鼓励骑手通过“随手拍”上报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线索;组建“乐善骑手”志愿服务队,培育党员突击队8支、先锋骑手146名。此外,20名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还化身城市美食美景推介员,充分展现新就业群体的责任与担当。
济宁中通智慧电商快递产业园打造的“蓝骑士能量站”,创新推出积分激励机制,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活动可累积积分,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和劳保用品,进一步激发新就业群体的参与热情。
兖州区还以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资源向新兴领域倾斜,举办首届新兴领域“她”力量趣味运动会,开展快递行业青年服务月活动,推出破冰交友、电子竞技、桌游推理等一系列趣味活动,形成了群团部门协作联动、主动服务、一体推进的生动局面。
(本报通讯员 卢岳 王召贤)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