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党建工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众创空间的发展优势,为创新创业注入“红色动力”。
“企业来到七幸孵化,党组织关系也顺利落下,这才是真正的‘双落家’!”在浙江省湖州市七幸科技创业园,浙江瑞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凌彦博在企业孵化的同时将党组织关系落在园区,“这让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创业路上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湖州市吴兴区针对众创空间企业散、党员少、流动快等问题,依托运营方建立党总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不足3人的则按产业链关联组建联合党组织,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无党员企业。同时,共享党建阵地,打造标准化活动场所,开展主题党日、政策宣讲等联动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由园区党组织集中培养优秀人才,倾斜入党名额,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数量稳步提升。
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孵化平台,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能有效赋能创业团队,促进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以位于辖区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福州市职工“三创”(创新创业创造)中心为依托,构建“党建+创客”创新网络,通过成立“三创”中心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驻点服务、建立“党员先锋岗”“创客党员联系卡”制度,让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牵头整合政府、工会、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推动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周期培育链条。搭建创业技能培训、创新成果转化、劳动主题宣传等平台,嵌入“工会+”“智慧+”“资源+”“金融+”四大服务,形成“党组织牵头、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驱动职工“三创”的强劲动能,让党旗在创客阵地高高飘扬。
众创空间优质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为创业者提供土壤,优质服务则为创业者的创业灵感提供养分。各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整合多方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作为众创空间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力点。
和所有众创空间一样,江苏省徐州市启迪之星众创空间是一个集聚轻松、开放、互动特点的创业平台,由徐州启迪双创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运营。公司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联动、以党建促创新、以党建聚人心”为工作准则,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2+1+N”支部共建、“红船创业行”“行走的党课”等众多具有特色的党建项目,聚焦科研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女性创业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载体建设、培育多元创业主体。“在党建引领下,我们和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联合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打通园区壁垒,构建起区域创新创业‘朋友圈’,让更多的创新资源有效流动起来,形成共生共赢的创新生态。”徐州启迪双创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孙婉璐表示。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天之骄子”科创社区,既有20~60平方米不等的人才公寓,也有总面积7.3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满足初创企业从起步到加速的空间需求。“在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聚焦科创“主阵地”,联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打造“895先锋营”党建品牌,将党群服务与产业链生态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基地+创业营+孵化基金”三位一体运营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时段“不打烊”的服务支持,全方位助力科创企业加速成长。截至目前,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0家,孵化1000多家创新企业。
青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但往往面临融资难、经验少等问题。云南省昆明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社区搭台、青年唱戏、多方共赢”工作主线,培育一批社区青年创业空间、落地一批青年创业项目、孵化一批青年社会组织、企业等,通过推出租金优惠政策、建立“入驻前辅导——入驻中支持——入驻后跟踪”全周期服务体系等举措,全流程助力青年创业,让社区空间成为青年创业“新沃土”。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