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城市“小蜜蜂”一个温暖的家(新兴领域党建)

清晨的阳光刚刚照亮城市的楼宇,外卖骑手们已跨上电动车穿梭在街巷,快递员忙碌的身影也出现在小区。

最近,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不少新业态从业者多了一个身份,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引领下,他们不仅是把包裹和餐食准时送到群众手中的“小蜜蜂”,还成为了守护城市的“流动探头”——小区消防通道堆了杂物、出行路线存在安全隐患,他们总能第一时间留意到并上报给相关部门,时刻守护着城市平安。

24个驿站串起“暖‘新’地图”

早上九点,刚送完早高峰订单的苏成伟,熟门熟路拐进安东卫街道商圈的暖“新”驿站。微波炉里热着早饭,饮水机旁摆着干净纸杯,墙角的插座正等着给手机“续命”,雨伞、创可贴等物品整齐码在柜子里。

“以前跑单累了只能蹲在路边,现在进来喝口水、充个电,浑身都舒坦。”苏成伟边给手机充电边说。

年初,岚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召集网约配送行业党委、部分社区以及商圈党组织负责人,商量如何为骑手们创造更好的从业环境。大家各抒己见,友好场景建设的“蓝图”也逐渐清晰。

如今,岚山区在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建起24个暖“新”驿站。骑手陈冠州打开手机地图:“你瞧,红点点全是驿站,10分钟内准能找到一个,跑单路上随时能歇脚。”这24个坐标连起来,就是一张“暖‘新’地图”,成了大家跑单时随时能回的“临时小家”。

光有驿站还不够,岚山区把服务往细里做,鼓励5家餐馆为骑手提供错时就餐服务与专属优惠;6家药房变身“骑手药房”,按季节为新就业群体免费发放防暑、抗寒药品,提供健康保障;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对接相关部门在餐饮集中区增设外卖骑手临时停车区,帮助他们节约配送时间,提升配送效率,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困扰,推动服务从“有”向“优”升级。

“你服务城市,城市也需要你”

“他们来去匆匆,奔波于城区,比谁都熟悉这城里的角角落落。”岚山区安东卫商圈党支部书记周艳艳表示,“这些外卖骑手、快递员天天在街头转,不如请他们当‘兼职网格员’,也有助于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

岚山区在调研后决定建立“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员”机制,择优选择10余名外卖骑手担任“兼职网格员”,鼓励他们发挥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发现安全隐患拍照上报。

与此同时,岚山区还建立“双向服务”激励机制,通过“新新向党”小程序、微信群等发布“随手拍”“微心愿”任务。新就业群体看到路上有积水、路灯坏了,随手拍下来;知道谁家老人需要帮忙买东西,记录下来传给社区……这类志愿服务还能攒积分,大家越干越有劲,骑手们都说:“现在走在路上,感觉自己是这城市的一分子了,我们在服务城市,城市也需要我们。”

从“灵活就业”向“职业成长”迈进

这些奔波的劳动者不只想有地方歇脚,更想让日子有奔头。岚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召集直播电商、网约配送、快递物流等行业党委开了一次碰头会,随即,“暖‘新’十条”的清单出来了,一连串“充电”机会送上门来。

想试试直播带货?科技园区里请来了专业讲解直播带货流程的老师,手把手教怎么拍视频、做直播。

怕不懂政策、缺技能?岚山区的“追风学堂”定期开课:围绕社保政策、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监督等主题,采用“案例教学+现场答疑”的模式为新就业群体“充电”;开展6期急救技能培训班,重点培训海姆立克急救法、烧烫伤处理等实用急救知识,实现骑手“持证上岗”;开展交通安全专题培训3场,覆盖150余人次。

“司机讲堂”“道路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不仅强化了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更通过“学习——比拼——认可”的闭环,为其从“单纯提供服务”向“具备技能的职业人”转型创造条件,助力其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推动新就业群体从“灵活就业”向“职业成长”迈进。

“这些劳动者是岚山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踏实了,城市才更有活力。”岚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刘勇表示,不光要解决眼下的难题,更要铺好长远的路,让活跃在城市的“小蜜蜂”们有一个留得住、暖人心的温馨家园。

(本报通讯员 张蓉 董照)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