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议事”解民忧 基层治理添活力(工作实践)

甘肃省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议事协商作为组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以居民急难愁盼为出发点,推行“居民议事”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引领、组织搭台、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议事协商工作体系,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强根基 共同参与解民忧

张掖市把加强居民议事协商作为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同解决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组织建设“一贯到底”。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形成“一贯到底、组织有力”的治理体系。例如,临泽县在5个社区建立20个党支部,实施社区治理幸福“微生活”、楼院“微服务”、交换“微空间”、红色“微议事”、点亮“微心愿”等“五微”项目,由党员中心户作为议事主体,广泛发动居民参与,以“微”视角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议事平台“一抓到底”。建立以794个居民小组(网格)为单位的议事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座谈交流、说事恳谈、议事协商,推动实现众人事情大家议、商量办、共同管。甘州区打造“群众说事室”“议事走廊”等议事协商平台1150个,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切实满足群众诉求。

多方力量“一呼百应”。广泛发动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参与议事协商,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发挥走街串巷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推动社区问题共商共议共决。

搭建平台拓渠道 广泛征集听民意

张掖市畅通“线上+线下”的民意征集渠道,让居民有地方、有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议事场所“蹲点收”。结合网格甄选地点,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文化活动室、户外凉亭长廊升级打造为议事“院落”“长廊”,每月定期收集群众建议。

入户走访“上门找”。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入户走访问一问、政策宣传聊一聊、微信群里看一看等方式,深挖网格内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问题,收集群众反映强烈、关切度高的环境整治、设施改造提升等方面的诉求,将符合议事范围的议题反馈至议事平台。例如,民乐县东街社区网格员化身“民生哨兵”上门走访服务,通过“板凳会”“邻里小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多个。

线上平台“随时接”。依托政务APP、物业服务小程序、业主群组成立“云端议事厅”,党员中心户、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在线“值班”,实时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不断延伸议事协商“触角”,“零距离”汇集群众力量,快速解决身边难题。依托“甘州快办”“惠民高台”等智慧平台,科学设置政务服务在线办、群众参与在线议、社区生活在线查、平安小区舒心住等10大类60个功能应用,分析汇总居民建议800余条,帮办实事项目37个。

整合资源强保障 多方行动应民需

张掖市建立问题分类分级处置落实机制,认真落实“四下基层”“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着力推进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服务下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分类分级“按单办”。根据议题紧急、复杂程度不同,按照“小事群里议、急事马上议、大事一起议”的原则,视情况由居民“议事会”、社区、街道、部门单位分级落实,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点滴变化,从细微变化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力量下沉“上门帮”。发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1+N”结对模式,组织37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办实事。

共驻共建“齐发力”。引导社区共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坚持决策共谋、难题共解,推动议事结果落实落地。民乐县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共驻单位认领共建项目313项,上下联动治理齐发力,推进解决辖区居民供暖、水电、基础设施完善等民生事项,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山丹县根据群众诉求列出“服务清单”,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和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接单”,结合自身优势,提供暖心服务。​

(甘肃省张掖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