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255个

2030年将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9月19日商务部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委相关业务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

2021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试点地区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均衡,设施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加壮大,服务供给更加优化。

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上述负责人还指出,目前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仅占全国城市社区的12.5%,部分社区传统业态多、新兴业态少,商品供给多、服务供给少,分散经营多、集中经营少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存在明显差距。

《通知》提出2030年将在全国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将加力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其中,在生活便利方面,将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结合居民日常需求,在原有“六个一”即“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基础上,增加“一收一洗”即再生资源回收点和洗车店,形成“八个一”。

在品质保障方面,鼓励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培育“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店、专业店,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鼓励培育新业态,发展自助寄存仓、寄卖店,为居民闲置物品及腾挪家具提供服务。引导代厨、整理收纳、宠物服务等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共享客厅、共享自习室、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经济模式。推动一批基础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生活圈。

在智慧消费方面,鼓励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智慧商店、AI食堂、自助售卖机、自提柜、无人数字终端等。搭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接入本地商户资源,加强供需对接、线上线下联动。利用大数据精准补建商业网点,推广便民生活圈导视图、网点动态监测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方便居民“找得到”。

在和谐环境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多方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鼓励商户党员“亮身份”,更好发挥在应急保供、诚信经营、公益活动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引入专业化运营商,鼓励通过售后返租、统一租赁、合作租赁等方式统一规划、招商、运营和管理。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为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咨询和指导。鼓励商户成立社区商协会,整合商户资源,规范经营和服务行为,营造商居和谐环境。

(赵京)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