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齿轮党建让奔波无忧(新兴领域党建)

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打造“经”齿轮党建工作品牌,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让城市温情流淌在街头巷尾。

建强组织,破解“散难管”困境

“以前组织关系在老家,现在流动党员党支部就在驿站里,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心里踏实多了。”网约车司机万兵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的心声。

针对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性大、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的痛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567”党建工作体系,即整合5大行业党委、6个属地党组织与7类公共服务场所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闭环管理机制。其中,5大行业党委聚焦外卖、快递、网约车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业务指导与服务管理;6个属地党组织负责兜底管理,确保服务在街道、社区层面落地见效;7类公共服务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快递网点等)则为驿站建设提供空间与设施保障。

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温暖就传递到哪里”。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推出“三亮”行动,即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以更务实的举措开展便民服务。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党支部组建的“红旗车队”不仅将党员徽章、身份牌张贴于车内,而且在平台下单页面显示党员标识。“看到‘共产党员’四个字,坐车更安心。”这是众多乘客对“红旗车队”的评价。今年高考期间,“红旗车队”的20余名党员司机主动延伸服务,组建“红色护考队”,为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注脚。

做实服务,打造“5分钟服务圈”

“以前夏天送单,只能在树荫下歇脚,现在驿站里空调、冰箱、急救包一应俱全,渴了能来喝口冰水,歇脚的同时还能给手机充会儿电,太方便了!”外卖骑手涂小鹏在“经”齿轮驿站内,一边从冰箱取出矿泉水,一边展示着手机里的“经开暖‘蜂’e家”小程序。打开小程序,周边驿站位置、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一目了然。

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多个领域公共服务场所资源,打造135个“经”齿轮驿站,其中7个独立服务驿站(有独立空间、独立运营主体)各具特色,构建起主城区“5分钟服务圈”。驿站以“7项基础服务(休息、饮水、充电、热饭、急救、阅读、如厕)+N项特色服务”为标准,形成“7+N”分类服务矩阵。例如,顺丰丰泰产业园驿站针对快递员,提供包裹临时存放与职业技能培训;车塘湖路司机驿站则增设按摩椅,帮助他们缓解长途驾驶疲劳。

为应对季节性需求,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推出“个性化服务”。今年盛夏,全区对7个独立服务驿站设备全面检修,为128个村(社区)驿站补充防暑物资;联合卫健、工会等单位开展“爱‘新’义诊”、应急救护培训。全区驿站已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能量补给站”。

搭建平台,构建共治新格局

“您好,榴云路与玉屏东大街交叉口窨井盖缺失,存在安全隐患,已上传照片至小程序。”网约车司机喻师傅在送单途中发现道路隐患,通过“经开暖‘蜂’e家”小程序的“随手e拍”功能上报线索,市政部门收到信息后2小时内便完成修复。如今,喻师傅作为“兼职网格员”,手机里存着20多条隐患上报记录,累计兑换的“蜜值”可换取生活用品。

依托“经开暖‘蜂’e家”小程序,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起“服务换服务、治理得激励”的闭环机制:小程序设置“随手e拍”“暖蜂超市”“蜜值储蓄”等五大板块,新就业群体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上报市容环境和交通隐患等线索获得“蜜值”,可兑换物资、培训名额等。据统计,3600余名新就业群体注册使用小程序,上报有效线索80余条,参与志愿服务30余次,百余名“移动探头”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

在下罗村“经”齿轮驿站,这种共治氛围更为浓厚。下罗村周边高校林立,聚集了200余名外卖骑手,驿站不仅是休息点,更是“治理议事厅”。村里定期组织骑手与村干部、商户代表座谈,收集他们对“外卖车停放管理”“餐饮出餐效率”等方面的建议。“现在能为基层治理出主意,非常有成就感。”外卖骑手万军说。

如今,135个“经”齿轮驿站如繁星点点,不仅照亮了新就业群体的奔波路,更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

(本报通讯员 傅霖雨 劣文韬)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