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去年以来,山西省阳泉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中实施政治强“新”、组织建“新”、服务暖“新”、阵地聚“新”、示范领“新”等五“新”工程,在阳泉描绘出一幅新兴领域党建新画卷。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极大地振奋了全市新兴领域党员群众的干事激情。
“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高举起了救亡图存的希望之火……”参观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阳泉市新兴领域各类群体愈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这一变化,正是阳泉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五“新”工程,实现“聚沙成塔”的成效。
政治强“新”
共绘思想同“新”圆
阳泉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学”破题,组织新兴领域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线下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新兴领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一线专题共学、主题党日丰富多彩、党员宣誓仪式庄严肃穆、专题党课凝心铸魂、走访慰问温润人心。推出“追寻非遗印迹·感悟文化魅力”“党建带团建、青春勇奉献”等特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依托市委讲师团“讲师铸魂”宣讲平台,打造“云端”共学新场景,每周五下午线上准时开讲,有效破解新兴领域党员集中难、学习难的问题。今年,已推出直播课程30余场,涵盖政治理论、政策宣讲等多个方面,吸引新兴领域党员线上参学8500余人次。
组织建“新”
共构覆盖“新”体系
阳泉市委“两新”工委坚持“建体系、明责任、筑堡垒、增覆盖”,健全组织体系,构建起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出台《中共阳泉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规范,明确30个委员单位职责分工。推行“‘两新’工委+行业党委”模式,强化“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实现对8个市级行业党委的集中统筹,压实职能部门的党建责任。扎实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印发“政策工具”,明确工作路径,建立“1县(区)——1园区——4乡镇(街道)”观测联系包保制度,采取全市集中统筹、单独组建、行业联建、就近纳入社区管理等方式,组建党组织560个,新兴领域“两个覆盖”质效稳步提升。
服务暖“新”
共擎关爱“新”火炬
阳泉市聚焦新兴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回应新就业群体期盼,做深做实服务群众工作。创新实施“暖新解忧”专项行动,以党支部和党员为新兴领域诉求收集主渠道,同时,线上开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5号专线“新兴领域暖新专席”,通过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及时广泛收集新兴领域集中诉求和共性情况,推动解决新兴领域急难愁盼问题。针对进门难、休息难、停车难等问题,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98个。整合工会驿站、青年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资源,建成暖“新”驿站134个。发布6大类18项公益服务清单,开展春送问候、夏送清凉、秋送健康、冬送温暖的“四季爱心”系列活动,惠及1.3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阵地聚“新”
共建共享“新”家园
在全市打造“1+6+N”新兴领域党建阵地体系。
“1”是打造市“两新”组织党建中心,即全市新兴领域党建阵地示范点和党务、政务、服务相融合的“一站式”党建综合体;“6”是6个县(区)“两新”组织党建中心,为县(区)的“两新”组织党建阵地枢纽;“N”是遍布街道、社区的“两新”组织党建活动站和暖“新”驿站。其中,市“两新”组织党建中心是山西省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平台和市级红色教育基地,内设多个功能分区:阳泉红色历史展厅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共创建第一城”的光辉历史;“红色影院”能满足上百名党员同时观影;开放式“红色书吧”满足新就业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设施完善的“六有”党员活动室,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全市新兴领域党建阵地均实行免费预约制,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和党员群众休闲学习的优先选择。今年,市、县两级党建阵地共接待党员群众6000余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80余次,是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
示范领“新”
共画产业“新”动图
阳泉市以快递员邵瑞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快递员韩乔乔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为契机,举办劳动模范精神分享会,树立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标杆,提升新就业群体荣誉感,激励和引导更多新就业群体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山西一家科技文化公司党支部以“红色浇灌企业、党建引领未来”为主线,打造“4321红心铸魂”党建品牌,成为“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山西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党支部总结的“六合党建工作法”,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市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本报记者 金浩月 通讯员 崔锦丽 曲翔)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