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打出一套关爱服务“组合拳”,不仅让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还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为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能。
作为以煤炭为重要产业的城市,货车司机是担当煤炭保供使命的关键群体,是阳泉市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服务好这一群体,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阳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携手物流公司,推出“关爱司机公益行动”,为货车司机提供新能源重卡购买优惠、汽车免费维护保养和职业病专项检查等服务。此外,关爱还延伸至家庭,通过多种形式关心货车司机家属,让他们奔波在外时无后顾之忧。
阳泉市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中心积极发挥作用,推动社区开展友好场景建设,以精细化服务打通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连接纽带。针对外卖骑手工作中追求配送效率的需要,绘制“骑手友好社区平面路线图”,标注楼栋、商户位置,帮助骑手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助力他们减少时间成本。同时,招募社区商户加入“友好商户”阵营,推出特价套餐、用餐优惠券、专属折扣等专享福利,部分商户还设立“爱心食堂”,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提供更多就餐选择。
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新就业群体也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他们利用日常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特点,帮助“一老一小”送货上门、代购生活用品;发现卫生死角、设施损坏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社区。如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已从社区“匆匆过客”转变为社区治理参与者。
针对新就业群体“充电难、就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城区对大街小巷的暖“新”驿站提质升级,配备冰箱、微波炉等设施。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期无人照顾、辅导教育难”的痛点,社区开设假日托管班、组织研学活动,主动邀请新就业群体子女参学,既丰富孩子假期生活,也让家长安心工作。
阳泉市郊区立足实际,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创新友好场景建设,探索将小区保安室升级为新型暖“新”阵地。改造后的网点集意见征集、停车休息、临时用餐、应急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由物业安保人员负责日常维护管理。这一举措让安保人员的“管理责任”与网约配送员的“效率需求”实现共赢。
(本报记者 金浩月 通讯员 崔锦丽 曲翔)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