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现场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经验。四川省委迅速选取基础较好的乐山市等3个市州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试点工作。乐山市依托12345热线管理中心——乐山市心连心服务中心,抓好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以高质量改革推动高效能治理。
高度认识改革意义。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民心工程。从密切党群关系来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更是社会工作的根本路线。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有效架起党群联系桥梁,全天候快速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凝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以群众现实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快捷服务转变,增强群众认同感、归属感,提升执政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是这一目标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广纳社会参与,优化治理流程,提升治理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系统把握改革方向。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需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大集成、大治理。在改革谋划上坚持学习与借鉴结合。坚持调研打头,系统谋划改革框架。乐山市先后3次派员到北京市沉浸式学习,专程赴德阳市、攀枝花市等地交流,形成1份调研报告、1份工作方案、4份配套文件、N个具体办法的1+1+4+N整体架构。在改革理念上坚持广泛与具体结合。增强主动意识、前瞻思维、服务理念,坚决避免社会民生领域“不告不理、不诉不办、不管不顾”等错误思想,联动各方形成治理合力,推广首问负责等做法,推动为民服务全体动员、全域响应、全员接办。在改革内容上坚持被动与主动结合。一方面,突出自下而上的接诉即办,健全分类快办、提级督办、特诉特办等治理机制,着力解决群众诉求;另一方面,突出自上而下的未诉先办,推动从个案解决到类案治理的转变,系统提升服务精准度、群众获得感。在改革方法上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坚持党建引领,把民生业务办理定位为作风效能建设,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创新和群众首创精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改革实效。
科学优化改革路径。通过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闭环系统实现治理效能跃升。在“接”上坚持全域接办。在整合82条热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接诉渠道,畅通网络诉求、网格诉求等线上渠道,联动信访、政务服务窗口诉求等线下平台,统一纳入市心连心服务平台管理,实现全口径收集、全领域接办。在“办”上坚持分类快办。坚持分类管理,按投诉类、建议类、咨询类等实行差异化交办,分2小时、24小时、7天和15天处置,推动问题又快又好解决。在“治”上坚持主动治理。推出规范网格巡查、每月一题、平台吹哨、民生实事等未诉先办举措,着力构建以未诉先办为中心的主动治理体系,聚焦高频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在“督”上坚持提级督办。健全监督机制,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对效率低下、敷衍了事的部门和个人严肃问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从受理、办理到反馈、监督的完整闭环。在“评”上坚持科学严谨。修订《乐山市心连心服务接诉即办考核办法》,设立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等指标。每季度召开“书记点评会”,由市委书记对各县(市、区)及市级部门(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完整链条的高效运行,既实现对社会民生诉求的全方位办理回应,又实现对机关作风、干部素质的全天候实战锤炼,更实现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实践化,推动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与时俱进。
(四川省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