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社会工作部从优化人员选配、强化专业培训、严格管理保障、创新使用方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目前,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年轻化优势愈加凸显。
拓宽渠道精细“选”。严格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以“三个一批”优选专业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实施“凡进必考”,陆续招聘1220人。今年计划面向拉萨籍应届大学生公开招聘301人。面试考察内聘一批。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测评等程序,从网格员、各类专干和平台人员中内聘17人。根据实绩转聘一批。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择优转聘87人。
多措并举精心“育”。把教育培训作为基础任务,采用“三学”模式,帮助社区工作者迅速进入角色。岗前培训集中学。实行新进社区工作者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分批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2025年,共举办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能力提升主题班次8期,培训520人次;选派60人赴对口支援省市跟岗锻炼;组织14批次600人次赴区外先进省市培训学习社区治理经验。导师帮带相互学。推行“老带新”“强带弱”师徒结对机制,800余对师徒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将经验转化为实操能力,加速“新兵”向“精兵”蝶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0余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今年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达1800余人,创历史新高。一线练兵实践学。注重在一线培养锻炼社区工作者,通过开展“三个认识”行动(网格员认识群众、群众认识网格员、群众相互认识),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覆盖率达100%,收集社情民意、处置信访隐患、调处矛盾纠纷,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建成西藏首家社区工作者赋能基地,通过AI智慧模拟区和XR仿真体验区搭建仿真社区服务场景,设置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邻里矛盾纠纷激化、老旧小区设施故障引发群众投诉等6类复杂情况,让社区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奖优罚劣精准“管”。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落实《西藏自治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拉萨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用好“社工通”管理平台,执行考勤、请销假、值班等制度,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待遇保障。实行社区工作者“六险一金”、落实免费体检、通讯补助、带薪年休假等福利待遇,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建立“星级+薪级”考核机制,分三类四级16个档次梯次定薪,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增强社区工作者荣誉感、向心力。
压实责任精确“用”。按照“一社区工作者一网格”,定格明责,压实社区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居民早出晚归的现实情况,鼓励社区推出延时服务,推行错时上下班、轮岗值班,建立全天候响应服务制度,确保群众找得到、叫得应。着力打造“社会工作全科人才”品牌,量身定制集便民工具、应急医疗包和网格工作笔记本为一体的“全能工作包”,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幸福敲敲门”行动,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主动上门倾听群众诉求,代理代办民生等事项,变“等人来办事”为“主动找事办”。开展的“夕阳红助餐”“儿童课后托管”“网格邻里会”“跑腿帮办”等“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特色项目深受群众好评。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