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国庆中秋假期文旅热潮,各地深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让志愿服务从“零散行动”升级为“品牌力量”,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培育志愿服务品牌”“着眼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科普、文化、文艺、精神文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育健身、自然教育等志愿服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三地以地方文化为品牌根基,进行志愿服务品牌的差异化探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紧扣五千年文明历史,打造良渚文化志愿者队伍;荆州市荆州区依托当地文化以“荆声有你”为坐标,让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成为荆楚文化传播的载体,强化品牌与地方文化的深度绑定;成都市邛崃市立足古城文脉塑造志愿服务“温暖纽带”形象,承载“近悦远来”的文旅愿景,让品牌自带文化辨识度。
体系化运作是志愿服务品牌从“亮眼”到“长效”的关键。三地通过分层培育队伍、全域布局阵地、健全保障机制,突破志愿服务“零散化”的瓶颈。如,良渚文化志愿者600多人的总队与分队矩阵、邛崃400余个志愿服务站点网络,让品牌服务从“单点闪光”变为广泛覆盖,夯实了品牌发展的硬支撑。
“服务即传播”。志愿服务的多元场景,让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文旅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荆州市荆州区将品牌化的志愿服务融入“移动窗口”,让品牌出现在游客出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邛崃市以重要活动和大型赛会为依托,让“益起崃”志愿服务品牌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既提升品牌影响力,又展示了中国志愿服务形象。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