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也是民生改善的直观体现。在当前着力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的背景下,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正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和服务功能,成为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的生力军。
“家里旧车骑了好几年,一直想换。听说这次活动补贴力度大,算下来能省好几百元,而且是协会组织的,品质和售后都有保障。”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万达广场,黄石市电动自行车流通行业协会组织的展位前,刚刚办好置换手续的王先生欣喜地说。
据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紧密围绕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积极搭建展销平台,已先后在五一展销会、黄石啤酒节等活动中成功举办3场专题展销。今年以来,通过协会累计完成电动自行车置换3380台,发放惠民补贴超过189万元。
行业协会商会的作为,不止于促消费增活力,更在于守底线保安全。在黄石市下陆区箭楼下社区、石榴园社区,黄石市电动自行车流通行业协会组织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健康体检免费评估”活动深受居民欢迎。协会技术人员利用专业设备为居民的电动车电池“把脉问诊”。“您这块电池内阻偏大,续航是不是明显缩短了?建议多关注,可以考虑更换了。”技术人员一边检测,一边耐心向居民解释电池状态,同时向居民发放电动车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册。“以前对电池安全不太懂。经过他们一检测、一讲解,心里有底了,也知道该怎么注意了。”居民李阿姨表示,这样的便民服务实实在在,消除了安全隐患。“下一步,我们将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展现作为。”黄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贵州省遵义市,一股“红色动力”正持续赋能消费环境优化。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践行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立足职责、发挥优势。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遵义市消费者协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于心,外化于行。2024年,该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万余件,成功调解3.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58.35万元。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提升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
“我们坚持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遵义市消费者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通过“党建+”模式创新基层治理,推动维权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遍布全市各行业领域、企业、商超、社区、学校的381个消费维权投诉站(点),构成了一张密集的维权网络,确保消费纠纷能够就近、快速得到处理,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安全放心、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如果说精准的政策传导和扎实的维权服务夯实了消费市场的基础,那么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消费场景的创新打造,则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四川省成都市熙攘繁华,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在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协调下,市商务局、文广旅局等部门与全市各行业协会商会联动,共同实施“开放合作、文化赋能、政企联动、品质护航”四大行动。
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联合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商圈,推出“购在中国·四川站”暨国际熊猫消费节以及国庆中秋系列主题活动,将成都元素、国风主题与艺术美学集中呈现,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据统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市主要商圈接待游客达4000万人次,营业额实现190亿元,同比增长8.5%。同时,围绕“放心消费在成都”主题,各行业协会商会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向全市4万余家餐饮单位发出诚信经营倡议,通过多种渠道覆盖超10万名从业者。“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能品味成都味道,感受成都温度、成都微笑”成为行业共识。监测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全市餐饮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12%,消费者对“服务态度”“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高达98.6%。“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行业力量,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让‘成都消费’品牌更加熠熠生辉。”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本报记者 范晓翌)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