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委围绕构建征集体系、拓宽参与渠道、推动建议转化,让群众提出的“金点子”转化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委把人民建议征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建章立制、拓宽渠道、推动转化”三大抓手,构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新格局,让群众提出的“金点子”转化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最终结出惠及民生的“金果子”。
建章立制,构建征集体系
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专题研究,推动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社会工作部协调推进、各部门单位定期沟通和分工办理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大格局。县委社会工作部作为具体协调推进单位,牵头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汇报与跟踪督办机制,具体承担议题准备、建议梳理、任务分办、进度督促等职责,确保常委会、常务会的部署高效落地,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机制促动。研究制定《衡东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协调机制(试行)》《人民建议征集特邀建议人工作机制》等文件,建立“受理—研判—交办—督办—反馈—激励”全流程闭环机制,推行“线下+线上”“日常+专项”“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模式,形成多方参与、整体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新生态。县委社会工作部具体负责机制运行与模式推广,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和标准,组建并管理特邀建议人队伍,运行维护线上征集平台,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征集活动,并协调市县、部门间联动事项,确保机制顺畅运行、模式有效落地,提升建议征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县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指导作用,加强与组织、宣传、政法、机构编制、民政等部门的沟通衔接,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及时办理疑难复杂建议,12345热线工单办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县委社会工作部作为牵头协调单位,主动靠前、精准发力,制定实施细则与配套规程,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各单位业务协同能力,建立建议信息共享数据库,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难点、疏通堵点,确保人民建议“接得住、转得畅、办得实”,形成高效协同、层层落实的生动局面。
线上线下,拓宽参与渠道
信息互联,拓展线上平台。依托“衡东人民建议码上提”小程序,开通“书记信箱”“民生微提案”专栏,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走找想促”活动调研信息报送系统,通过大数据资源平台,快速高效汇集民意、民情、民智,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信息互联互通共享。
现场直报,巩固线下成果。在全县布设312个基层直报点,覆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要社会组织、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及重要民生部门,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建议,并配备建议箱、张贴征集二维码,推动建议征集、筛选、处理、反馈全链条管理。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累计征集建议170多条。建立“1+1+N”响应机制,疑难工单实行1小时签收确认、1小时联合研判、N部门协同处置(一般事项24小时办结),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30余件重点建议落地。
活动赋能,吸引群众参与。多次举办建议人专题座谈会,创新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金点子大赛等意见征集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围绕打造更具颜值的品质之城、持续擦亮“投资衡东 诸事亨通”城市名片以及空间规划、交通畅行、美丽江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提升、文化浸润、休闲赛事等方面建言献策,征集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50余条。
建议转化,释放治理效能
坚持建议征集与新兴领域党建深度融合。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建议,县委社会工作部和县司法局互相配合,创新打造县新就业群体维权中心,建立新业态案件维权团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举报投诉、先行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30余项集成化服务。
坚持建议征集与志愿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联合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衡东县阳光爱心联盟、衡东县向日葵志愿者协会等,举办主题为“湖南省文旅志愿服务‘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暨3·5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大型志愿活动。同时,以“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持续擦亮“罗帅故里·志愿红”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坚持建议征集与基层治理创新同频共振。把人民建议征集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探索建立人民建议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创新“网格+司法+法庭”联动解纷模式,推动纠纷治理由“被动灭火”向“前置防火”转变。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委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