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关爱服务,落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江苏省盐城市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做实关心关爱、强化示范带动等举措,纵深推进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车轮奔涌处,党旗别样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握方向盘,用车轮丈量城市脉络;他们肩负配送任务,让货物及时抵达千家万户。江苏省盐城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高点定位谋划、织密组织网络、做实暖“新”服务,激活党员先锋动能,纵深推进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在车轮上点燃红色引擎,在街巷间传递暖心守护。
高点谋划部署
让“试点标杆”树起来
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据统计,盐城市现有货运企业近4300家,货车从业人员14.5万人,其中2万余人从事同城配送运输工作,承担着全市60%的生活物资配送。如何将这个群体凝聚起来,成为摆在盐城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盐城市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中7个试点地级市之一,先行先试开展专项试点工作。盐城市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并制定印发《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实施方案》;同时,在现有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专班力量的基础上,组建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专项工作组,明确牵头人和联络员,并适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人员补充。
盐城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统筹整合系统内外各种资源,加强与交通运输局、网信、公安、市场监管、国有资产管理、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的合作,推动建立“行业党委主抓、相关领域部门(单位)协同、平台企业参与、街道社区兜底”的党建工作机制。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市县联动、上下贯通,有效形成高位推动、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从组织建设、服务保障、激励机制、价值认同等多维度发力,扎实做好“建机制、找党员、建组织、强阵地、促示范、维权益”各项试点工作,全面构建“凝聚—服务—赋能—共治”的闭环体系。
织密组织网络
让“流动堡垒”强起来
货车司机工作流动性强,“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是开展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难。“握着方向盘跑遍了整座城市,却找不到自己的组织。”42岁的党员货车司机张军的话道出了许多流动党员的心声。
对此,盐城市坚持高位统筹,强化协同联动,落实点面结合,对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开展全面摸底。对照全方位、全口径、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盐城市制定摸排工作提示单,明确市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主抓、货运企业主责的责任体系,以县为单位,对物流聚集地、货源聚集地、货运企业活跃的同城配送货车司机和党员司机进行摸排统计。
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四次比对”,即将摸排信息与街道社区基础信息进行核实比对,与组织部门党员信息进行核实比对,与公安部门车辆信息进行核实比对,最后由行业党委全口径进行核实比对,保证党建工作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每季度进行1次动态更新,优化党组织关系转接服务,持续助力同城配送党员货车司机“入列归队”。
目前,全市已摸排各类同城配送物流货运企业267家,物流园区场站、商品批发交易地等29家;摸排同城配送货车司机31836名,其中党员814名,基本实现“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党员底数清、组织情况清”。
为让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有更强的组织归属感,盐城市从区域覆盖、行业覆盖、阵地覆盖和服务覆盖四个层面分类推进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组建党组织,逐步实现应建尽建。今年以来,盐城市新组建同城配送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31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1名,围绕“选、育、管、用”,培养推荐21名平台合作关联企业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不断增强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群体的向心力。
同城配送货车司机祁建忠是建湖县近湖中队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他曾感到缺乏组织依靠,直到党支部成立并打造了“暖心之家”,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组织引领下,罗洪军等党员货车司机主动承担社情民意收集工作,依托盐城市“你点单、我来办”机制,货车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加大关爱力度
让“奔波群体”暖起来
赠送体检卡、发放慰问品、倾听烦心事……今年端午节,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了一场“盐之有爱·粽香‘新’意”——货车司机群体关爱凝聚慰问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盐城市不断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细化完善困难司机、特困党员司机、先进模范司机帮扶关爱“三张清单”,开展“四季暖心”关爱凝聚行动,畅通“货车司机—党员司机—党支部—交通运输行业党委”诉求直通渠道和办理模式。2025年以来,累计关爱帮扶困难司机755人次,协助解决意外救助、运费追讨、子女入学等各类诉求130件,办结率达99.2%,组织开展“律动盐路、法润卡友”等法律咨询活动,援助93人次。
“我在某货运平台接到一份运往盐城市中运物流园的货运订单,和货主约定了运费金额为11000元。但卸货5日后,货主迟迟没有结算运费,多次联系都没解决……”货车司机周师傅向亭湖区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并希望得到帮助。了解相关情况后,工作人员迅速行动,通过“运政在线”网站查询到了欠债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公司法人的联系方式,通过沟通协调,明确了解决方案:由物流公司先转账支付部分运费,外加3000元油卡进行抵扣,剩余款项于近期尽快结清。“幸亏有行业党委的工作人员帮忙协调解决,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下了。”
“以前,跑车累了只能蜷在车里。现在,‘盐路红色驿站’能热饭、洗澡、充电,太方便了!”货车司机李勇点赞的大丰区汇鑫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是盐城市专门为货车司机群体打造的示范型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聚焦同城配送货车司机急难愁盼,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在加油(气、电)站、物流园区、服务区等地精心布局一批契合货车司机群体实际需求的“司机之家”,在导航软件搜索“盐路红色驿站”即可一键直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合打造了一批“小快灵”新就业群体基础型服务阵地,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货车司机“歇歇脚、热热饭、充充电”等需求。此外,盐城市还举办了“司机学堂”6期、设立了“司机食堂”10家……一系列暖心举措让货车司机们直呼“有了回家的感觉”。正如党员货车司机裴加友在感谢信中写道的:“党组织就像明亮的灯塔,总是在困难时刻给予大家温暖与力量,指引前行方向,照亮我们这些在城市中奔波的人。”
“平时跑车根本抽不出时间体检,这次专场活动体检项目齐全,且提供一条龙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刚做完检查的货车司机王师傅拿着体检表,脸上满是笑意。
今年9月初,一场面向200名货车司机的专场集中健康体检活动在亭湖区五星小学校园内进行。体检采取专场集中设置体检点的方式,有效缩短了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货车司机工作的影响。在体检项目设置上,则充分考虑到货车司机长期驾驶、饮食作息不规律等职业特点,现场设置了健康咨询台,由专业医生解读体检报告,医院还专门推出了针对腰肌劳损、颈椎病等常见职业病的理疗套餐,为他们提供系统性的健康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让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示范带动
让“车轮先锋”燃起来
2025年5月,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孙荣春、崔伟2名货车司机被评为劳动模范。“每一位卡车司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我只是其中一员。”孙荣春表示,自己将继续手握方向盘,用行动诠释劳动之美。
盐城市积极探索发挥党员货车司机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路径,持续构建“线上+线下”的党建工作矩阵,开展云学习、“微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讲红运故事等主题党日、“我为司机办实事”实践活动和行业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五亮五比”让党旗飘起来、党徽闪起来、党员动起来。
党建引领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行业的健康发展上。盐城市建立“党建+行业监管”机制,将党员货车司机表现纳入诚信评价体系,设立“红黑榜”,对模范党员给予优先派单、保险优惠等激励措施。数据显示,自该机制实施以来,行业投诉率下降32%,货车司机群体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
在党组织的引导下,货车司机群体正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党员货车司机开展“城市守护者”志愿服务行动,自发组建应急救援、便民服务、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队16支,定期开展以“车轮传大爱·配送暖人心”“城市摆渡者·温情配送人”“小货车大担当·走街串巷送希望”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员货车司机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同城配送货车司机正用自己的行动书写街巷间的暖心守护故事。他们化身“移动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城市道路的优势,通过“随手1234拍”平台上报道路安全隐患、市容环境问题等线索300余条。货车司机王海发现某路段井盖破损后,立即拍照上传,相关部门2小时内完成修复,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盐城是道路货运大市,货车司机多,我们以关爱凝聚为着力点,打造‘盐之有爱’工作品牌。同时,结合货车司机群体规模大的实际,重点支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设,通过配强领导班子、补足工作力量、下沉工作资源,以‘盐路红旗飘’的生动实践回应交通强国的殷切希望。”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车轮滚滚,初心如磐。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货车司机,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流动不流失”的铮铮誓言。盐城市这场关于“车轮上的党建”的探索仍在继续,而它所激发的红色动能,将助力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
编后语
江苏省盐城市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管理并重,探索形成的“凝聚—服务—赋能—共治”闭环体系,不仅破解了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的现实难题,更构建起城市治理与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良性互动格局。
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盐城市通过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五亮五比”活动,加强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解决了“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痛点,让货车司机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尤其是将党员表现纳入诚信评价体系、设立“红黑榜”的创新举措,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行业治理效能,推动行业投诉率大幅下降。
多方协同是有效手段。盐城市打破了部门壁垒与行业界限,加强组织、社会工作、交通运输、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联动街道社区、平台企业形成合力,既解决了党建工作“单打独斗”的困境,又整合了政策、场地、资金等资源。“三张清单”“货车司机—党员司机—党支部—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则打通了货车司机诉求反馈渠道,在有效回应诉求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协同体系,既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质效,也有效破解了货车司机群体服务“碎片化”问题。
精准服务是发力方向。盐城市针对货车司机“吃饭难、休息难、体检难”的现实困境,不仅布局“盐路红色驿站”提供热饭、充电等基础服务,而且推出专场体检、法律咨询、运费追讨协助等精准帮扶,让暖心守护成为可感可及的具体行动。这种“按需供给”的服务模式,既解决了货车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更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本版内容由江苏省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