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四难”,实现服务与治理的双向奔赴(工作实践)

张智富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普遍面临的“就餐难、歇脚难、进门难、融入难”问题,以建设“小哥食堂”为关键抓手,创新构建“线上智慧平台+线下友好场景+治理角色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服务与治理的双向奔赴。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多方联动服务机制。部门协同强统筹。黄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小哥早餐会”、实地调研等方式精准摸排需求,制定并实施《黄州区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场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与推进路径。社会力量广参与。采用“政企联动+社会参与”模式,积极引导本土优质餐饮龙头企业共建“小哥食堂”,汇聚服务合力。数字赋能提效能。依托“i黄冈”平台,打造“小新码”信息服务平台,深化“一网统揽”功能,集成阵地导航、积分查询、问题报备等6项线上服务,新就业群体扫码即可便捷享受饮水、歇脚、充电、就餐、导航、报事“六合一”服务。

织密网络优供给,服务解难送温暖。“小哥食堂”解就餐难。依托本土餐饮企业,推出专属优惠套餐,提供“免费米饭例汤+全时段9折+错峰8折”的暖心优惠。青砖湖社区食堂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餐”机制,实现“以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友好场景拓服务。深化“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理念,联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爱心企业等主体,建立涵盖饮食、理发、购物、充电等需求的暖“新”消费机制,形成“小哥+”实体优惠店网络。积极拓展友好社区、小区、商圈、商家,构建“线下实体+线上平台”融合的服务生态。“暖‘新’驿站”暖人心。改扩建“暖‘新’驿站”18处,统一配置饮水充电、应急药箱等10项标准化服务,有效解决休息难、充电难问题。

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搭建共治新平台。由商圈党组织牵头成立“红色议事厅”,联动商圈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及新就业群体代表共商共治,通过积分体系推动成果共享,组建志愿服务队实现活动共办,签订共建协议破解难题,制定行业公约强化秩序共管,形成“需求收集—协商办理—反馈评价”的闭环治理链条。畅通诉求双渠道。线上依托“小新码”及人民建议平台实时收集诉求;线下创新“小哥早餐会”,建立“双轨”联系机制(行业骨干结对新就业群体骨干、骨干联系普通从业者),动态掌握新就业群体需求。同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压实属地、行业、企业三方责任,实现风险即时响应与闭环处置。强化激励促参与。创新开展“争当五大员”行动(食品安全监督员、城市文明示范员、网络舆情监督员、人民建议征集员、小区环境监督员),并组织“放心骑手”“最美外卖员”“最美快递员”等评选活动,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黄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