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俄边境一座中心城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独特的边境区位优势,见证着“中俄双子城”21万志愿者的脉动。
今年年初以来,黑河市委社会工作部立足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区域优势,积极探索国际志愿服务路径,打造特色品牌,搭建合作平台,创新服务项目,开创了边境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崭新局面,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协同发展凝聚了志愿力量。
黑河市聚焦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志愿同行·共享双子城”“世界的黑河欢迎您”等国际志愿服务品牌,并于5月22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举行“志愿同行·共享双子城”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仪式上不仅发布了国际志愿服务倡议,还为10支国际志愿服务队伍授旗,这一举措标志着黑河市国际志愿服务的探索实践逐步迈向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
黑河市委社会工作部与俄布市行政公署青年事务局就国际志愿服务领域开展线上交流合作,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并首次开展跨境志愿服务活动,在俄布市广场组织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宣传、发放特色文化产品、跨境文化交流等活动。黑河市委社会工作部紧紧抓住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国际青年互访活动契机,组织三国青年就国际志愿服务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促进中俄志愿服务活动在黑河与俄布市落地生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实施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讲好中国故事。黑河市深入实施“讲好中国故事”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志愿活动,围绕留学生群体“走进中国,读懂中国”,开展“非遗研学·青春共融”志愿服务文化行动,在社区设立“中俄融创中心”,建立中国文化感知基地。开展“一月一技艺”研学活动,让外国青年亲手制作剪纸、桦皮画、鱼皮画等“中国符号”非遗手工艺品,通过互动式的志愿服务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使。
今年端午节,俄罗斯留学生哈莉达参加了爱辉区海兰街道组织的“粽叶飘香传友谊 中俄共话端午情”国际志愿服务活动。她身着中国传统服装,体验了包粽子、画鸡蛋、做香包等传统民俗活动,激动地说:“这次经历有趣也有意义,希望今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和更多的中国人互相交流学习。”
注重加强对外籍志愿者的关爱服务,黑河市在街道(乡镇)、社区设置外籍人员服务站5家,为辖区长短期居住在黑河的外籍人员提供涉外法律宣传、政策解答等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融入本地生活。
为培育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凝聚协同发展效能,黑河市通过整合全市行业资源,加强80余个部门协同联动,组织千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系列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外语国际志愿服务队等7大特色团队,以多语言翻译、外宾接待等专业服务搭建跨境国际交流桥梁,形成全域参与的浓厚氛围。
创新“入境即到家”跨境服务链,在港口、机场等场所设立双语志愿岗,指导外籍游客使用“中俄通”跨境数字文旅平台,提供多语种通关指引、智能导览等“一站式”服务,让“国门第一站”充满“黑河温度”。截至目前,已帮助外籍用户注册2000余人。旅游高峰期,全市1.5万名志愿者到中俄民族风情园、旅俄华侨纪念馆、黑河国际大夜市等景区景点开展贴心服务,不断擦亮国际志愿服务品牌名片。
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联动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外籍人员解答法律咨询,办理涉外公证。俄籍“公益调解员”成功调解涉及外贸企业的矛盾纠纷23件。
聚焦中俄文化大集、互访交流、跨境马拉松等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及各项展会活动,志愿者们持续开展语言、引导、保障等志愿服务,多领域协同开展形成具有黑河特色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内容,赢得了中外游客的交口称赞。2025年上半年,志愿者累计开展服务300余场次,总时长超2万小时,让一抹抹志愿红闪耀中俄边城。
(本报通讯员 梁薇 李天娇)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