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同心、凝心、暖心、初心”行动为抓手,从“聚党员、优服务、促治理”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不仅让新就业群体找到了“家”的温暖,更激活了他们参与城市建设的“新动能”,为新时代孝感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让流动党员找到“家”
“平时只顾着跑单送货,没有时间去了解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也是在为家乡作贡献,干劲更足了。”快递员熊志刚在参观完宣化店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白果树湾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后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同心”行动为抓手,创新打造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开展“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讲政策、党组织书记讲理论、党员讲感悟“三讲”活动,举办560余场宣讲课,覆盖超过2万人次。
“以前跑单像‘孤雁’,这次扫码找到党组织后,终于有了‘家’的感觉。”今年6月,网约配送员谈华杰在交通路工会驿站换电池时,通过扫墙上的“流动党员报到码”,正式加入平台企业孝感分公司党支部。
此外,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凝心”行动为牵引,聚焦54家互联网加盟合作企业,通过理顺组织关系、全面摸排、集中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巩固提升四步法,同步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排查,实现应建尽建。目前,已在新就业群体中摸排出70余名党员,建立5个党组织,市、县两级“小个专”(网约配送行业)综合党委和道路运输党委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广泛紧密的组织网络。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孝感市有效规范了新就业群体党员组织生活,增强了组织凝聚力。
为奔波小哥撑起“暖心伞”
刚送完午餐订单的网约配送员姚刚,走进孝南区广场街道文化路社区的“骑手之家”,接一杯温水、给手机充上电,靠在沙发上歇口气——送餐4年来,姚刚有了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今年6月,孝南区将城市驿站升级为“骑手之家”,新增孝小驿、幸福食堂助餐点、健康小屋、转角书屋等功能。“以前送餐间隙热饭、充电都不方便,经常去商家店面也觉得不好意思。”姚刚说道,如今“骑手之家”不仅有空调、冰箱、微波炉,还可以吃饭、看书。这份“方便”,正是孝感市“暖心”行动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范围内共建成9个枢纽型、复合型暖“新”驿站,并盘活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资源,打造了863个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热饭、饮水、充电等一站式服务,让新就业群体能随时歇脚、充电。
“暖心”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升级上,更“藏”在制度保障的细节里。“做好服务,让大家感受到温暖,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扎根城市。”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孝感市已制定《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条措施》,常态化开展慰问爱心活动,累计为新就业群体发放慰问礼包4000余份,走访困难骑手200余人。
让骑手获得社会认同
“您好,我是食品安全‘监督员’,麻烦出示一下食材进货台账。”汉川市10名网约配送员身着统一标识,正式以食品安全“监督员”身份上岗。这是孝感市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每天走街串巷的骑手成为守护市民“舌尖安全”的“流动探头”。
结合新就业群体“熟悉街巷、贴近群众”的职业优势,孝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初心”行动为导向,招募130余名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违法线索“信息员”、社会矛盾“调解员”、澄清谬误“广播员”、应急处突“战斗员”、文明创建“倡导员”,在取餐、送餐间隙宣传文明行为、澄清网络谣言,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反馈城市管理问题,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安全的“活探头”、市民平安的“前置哨”。截至目前,“六员”已开展各类宣传3400余人次,反馈食品安全、民意诉求等问题240余条。
“我们还鼓励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网格微信群、兼任网格志愿者,引导他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孝感市以新就业群体党员为骨干,组建“先锋车队”“红蜂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共200余名志愿者累计参与爱心送考、互助救助等公益活动1600余人次。
(本报通讯员 董伟 焦志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