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有”行动凝聚新就业群体(学思践悟)

江苏省常熟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精神,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党建活动开展难、活动覆盖有限、职业转型难等问题,以中心主城区为重点,实施“休息有站、膳食有惠”“成长有伴、生活有盼”“就业有助、权益有护”“帮扶有道、志愿有奖”等新就业群体“八有”行动,切实以党建引领发挥“新”优势,以关爱服务凝聚“新”合力,以融合共治涵养“新”力量。

突出党建引领

在探索破局上提速发力

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强化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成立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创新推出“学习10分钟”组织生活模式,灵活开展语音讨论、视频会议、网络传声等网上“三会一课”。依托琴川街道“先锋出列·琴你来”小程序,在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域开展流动党员回“家”报到工作。拓展服务网络,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员与周边商圈党委、楼宇党支部、村(社区)党组织构建党建矩阵。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虞快共配”品牌体系建设,引导党员快递员在日常投递业务中主动“亮身份”,示范带动提高投递服务质量,提升配送效率。组建“网络直播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站,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及常熟市企检服务中心、直播电商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站等载体,为直播电商从业人员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

聚焦需求导向

在创新破难上实战实效

立足区域实际,回应多元需求,构建全覆盖暖“新”服务网络。围绕“配送链、行驶线、取餐点”等新就业群体活动热点区域,重点打造“受欢迎、起实效”的暖“新”驿站54个、特色点位36个,新建90个友好场景(社区73个、商圈6个、楼宇1个、园区5个、停车场5个),延伸拓展其他友好场景40个。畅通沟通渠道,打造多元服务与问题响应机制。成立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联合调处中心,有效整合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门资源,强化新就业群体维权保障。细化落实关爱新就业群体举措,开设“蜂乐学府”,设立法援润“新”、维权安“新”、医路护“新”、伊人暖“新”等四个子项目,常态化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劳动保障等服务。加强新就业群体走访联系,开设“社情民意联系日”新就业群体专场,收集小区“进门难”、新市民子女入学问题需求。统筹乡镇(街道)、行业党委、群团组织、医疗机构等资源力量,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法治讲座、急救培训、心理疏导、健康义诊等特色活动,在有条件的点位拓展暑期陪伴、延时托管等多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关心关爱。持续关注解决“小哥进门难”问题,上线为外卖骑手专门打造的综合服务小程序“小哥通”暖“新”平台,拓展延伸八项服务功能,覆盖62个配送站点、3800余名骑手,实现“一点接入、全维服务”的便捷体验。

注重增能融合

在发展破界上蓄势聚能

针对新就业群体学历普遍不高、晋升路径窄、职业转型难等问题,开展“蜂乐计划”公益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本地高校等,开展系列实用技能公益培训,为有意愿、有需求的新就业群体提供资源。首期新就业群体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中,56名学员获得电工职业技能初级证,35名学员获得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优势,组建“三员三队”志愿服务队伍,吸纳新就业群体认领网格员、宣传员、监督员等岗位,参与先锋队、速递队、志愿队等。建立“板凳议事会”,将议事协商阵地下延,吸引新就业群体作为“流动成员”参与建言献策。优化服务保障与激励机制,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推出“先锋出列”小程序3.0版本,协调解决“进门难”“停车难”“子女看护难”等问题诉求。推广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实施“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双向服务”积分奖励办法,参与兑换400余人次。推出“骑士守护”项目,为“金盔骑士”提供为期一年的保险服务,为在工作业绩、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等方面表现优异的骑手提供购买保险7折优惠服务及电动自行车免费“三检”服务,鼓励骑手继续立足新业态行业更好开展工作。

(江苏省常熟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