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城市的“旗行者先锋”(微光成炬)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城市里的‘独行侠’,现在加入了‘旗行者先锋’,心里特别踏实。”快递员廖述伟的感慨,道出了江西省奉新县新就业群体的共同心声。奉新县以“春天里—家门口的服务”模式,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组建“旗行者先锋”志愿服务队,构建起一套组织有力、服务有爱、治理有效的长效机制,让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成为城市治理的“暖心使者”。

从“满天星”到“一盘棋”

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归属感弱、参与度低等问题,奉新县委将新就业群体党建作为县委“书记领航”项目重点推进。县委书记多次深入平台企业、社区街巷开展调研,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为主的“旗行者先锋”志愿服务队并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

根据不同平台,志愿服务队下设10支小分队,明确治理前哨员、安全预警员、调解劝导员、文明示范员、政策宣传员等6项职责,让曾经分散的骑手有了共同的“大家庭”。目前,志愿服务队已从最初的20人扩大到290余人,实现了从“无人问”到“有人管”、从“散兵游勇”到“志愿先锋”的转变。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难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支部,同步推进“两个覆盖”,夯实组织基础。制定奉新县实施新兴领域发展党员“火炬计划”相关措施,建立行业、企业、属地三方联合培养新就业群体党员机制,储备新兴领域入党积极分子185名,其中53人已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真没想到,我们能通过‘火炬计划’光荣入党。这不仅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让我在奔波的路上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外卖骑手、“旗行者先锋”志愿服务队队员吴象阳说。

从“聚合力”到“润人心”

如何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奉新县从细节入手,构建分层关爱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在城区布局14个“旗行者驿站”、3个“司机之家”,配备充电柜、饮水机、休息桌椅等设施,形成“10分钟服务圈”。在组建志愿服务队基础上,招募16家“旗行者”爱心商家,覆盖餐饮、修车等5个方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积分消费、商品折扣等暖心服务。

奉新县每月开展“爱新月月行”主题活动,联动医院、公益组织、心理及法律服务机构,为骑手提供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货车司机朱贤强感慨地说:“我们这群风里来雨里去的人,没想到有一天能享受免费疗养。”

奉新县还注重新就业群体的成长,组织30余名骑手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并向合格人员颁发救护员证;实施学历提升补助计划,对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快递员、外卖骑手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同时,延伸关爱“触角”,对当年考取大学的新就业群体子女进行走访慰问,会同相关部门举办暑期公益托管班,丰富了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生活,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

从“顺路送”到“顺手帮”

在暖心服务基础上,奉新县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快递员、外卖骑手通过“随手拍”,以顺手方式通过“旗行者先锋”小程序报送井盖破损、消防隐患等问题,310余件(次)城市小隐患通过指尖得到解决。

一次,快递员熊燕在送件途中闻到煤气味,及时反馈到小程序上,防止了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以前只知道送件,现在才发现,原来我们‘顺路’也能干大事。”熊燕说。

志愿服务队还深入开展“社区结对帮扶”行动,组织快递员、外卖骑手与独居老人建立帮扶关系,利用送单间隙为老人代买物资、代送药品、代缴水电费,用行动点亮老人生活之光。外卖骑手钟矣明送完订单后,顺路赶到独居老人王大爷家中,帮他代买药品和蔬菜。“你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王大爷握着他的手连连道谢。

为激励新就业群体持续参与基层治理,奉新县制定社会治理积分细则,设置3类16项积分项目,新就业群体可通过参与治理获取积分,在爱心商家抵扣消费。

“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更要让每一位从业者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职业的尊严、社会的认可,从而真正融入城市、共建美好家园。”奉新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周烈平说。

(本报通讯员 毛艳红)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