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把“强化政治引领、推动融合发展”作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行“机制联动、组织联建、人才联育”的“三联”机制,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非公有制企业向上向好向新发展。
机制联动,共谋发展效力。健全“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调整成员单位,组织24个成员单位直接联系20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季度联席会、“支书讲坛”等机制,推动培育党建示范点。抓好“两个覆盖”工作,成立11个常态化摸排走访专班,构建“联合走访、全面摸排、协同服务”机制,推动新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6个,“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0%以上。
组织联建,共聚发展合力。深化拓展“行业+党委”模式,打破企业壁垒,根据企业性质、发展特点等,整合组建茶业同业公会党委、旅游协会党委、电商(直播)行业党委、交通物流快递行业党委、物业行业党委等5个行业协会党委和1个茶产业链党委,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助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人才联育,共融发展动力。落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向培养模式,160名党员业务骨干成为企业管理人员。依托红色驿站、“513”暖蜂驿站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红色充电站”,灵活开展“工前半小时”等学习研讨活动,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参加培训43场次,培训企业党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10余人次。
(作者系中共武夷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