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规模近100万亿元,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一是织牢织密“保障网”。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3.27亿人,为千家万户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二是调准发展“天平码”。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财政资金在持续流动中不断平衡发展差距。三是拓宽公共服务“滴灌渠”。约1300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医疗方面累计安排资金超过800亿元,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四是打造“幸福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近5万家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民生服务愈加丰富可及。
(陈思思)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