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奔波于城市脉络的网约车司机正悄然感受着一股“家”的暖流。累时,有温馨驿站可歇脚;热时,有清凉物资送上门;困惑时,有透明规则护权益……这些变化,源于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持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与服务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朝阳区精准聚焦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推动一系列有温度、见实效的服务举措落地生根,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从“路边蹲”到“驿站暖”
“以前跑车累了,只能在路边蹲会儿,夏天热冬天冷,连口热水都难喝上。”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曾为找个歇脚地发愁。如今,张师傅的烦恼有了解决方案,辖区内3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已建成4处“司机驿站”。
这些驿站并非简单的落脚点,而是集休憩、饮水、充电、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暖心港湾”。司机们不仅能坐下来喝杯温水、给手机充上电,还能在宣传栏前了解最新行业政策。
驿站建设还注重资源整合。六里屯街道利用闲置空间建设的“司机之家”,配套24个新能源快充桩和充足车位,司机充电等待时,也能在舒适环境中小憩、交流,让“停车难、歇脚难”成为过去时。
从“账不清”到“心气顺”
“抽佣比例是多少?平台企业收费是否透明?”这曾是许多网约车司机的心头之忧。司机李师傅坦言:“以前总觉得账算不清,跑得心里不踏实。”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召集相关企业、平台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直面痛点,推动平台企业降费让利并强化收费透明度,指导平台企业科学制定降费方案,明确下调抽佣比例、严控高抽佣订单比例,并严格要求平台企业通过司机端APP主动、清晰地公示每一项收费标准。
如今,李师傅打开手机APP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每单的费用构成,“收入有数了,跑车的劲头也更足了。”阳光收费让司机们跑得更安心。
从“奔波无依”到“处处有家”
网约车司机赵师傅发现,如今在朝阳区跑车,不仅驿站多了,能享受便利的地方也变广了。在新就业群体友好商户里,他凭司机身份能享受到专属折扣。
“时时有网、处处有家、人人有爱”的理念,有效激发了城市的治理活力。朝阳区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研发运营“友好朝阳”小程序,链接全区200余家商户,提供餐饮住宿、理发换电等“微信支付折上折”专属福利。
今年国庆期间,广大网约车司机坚守出行服务一线,成为城市交通保障的重要力量。为应对首都机场、朝阳站等枢纽及中网赛事周边的客流高峰,朝阳区多家网约车平台企业通过发放节日礼品、补贴、增加奖励以及推行“免抽佣”等一系列暖心举措,激发司机的接单热情,提升重点区域运力调度效率。不少网约车司机表示,平台企业的激励措施切实提高了出车积极性,也让他们更有动力参与节假日出行服务。“以前觉得自己是‘城市过客’,现在能为城市出份力,特别有成就感。”赵师傅说,“家”给了温暖,让他真正觉得“扎根在了朝阳”。
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徐宏桢表示,下一步,朝阳区将深入落实属地责任,督促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其获得感、归属感与荣誉感,为基层治理持续增添“新”力量。
(本报通讯员 米洋)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