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延伸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触角(工作实践)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聚焦省委、市委持续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要求,系统谋划、靶向施策,创新实施“1235”工作法,通过建机制、破难点、树标杆、强支撑,推动全县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建强一套机制,筑牢联动根基

建立“县委统筹+部门联动+行业党委”协同体系,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具体负责,工信科技、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推进工作专班。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会,压实“行业主管+属地兜底”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县委“两新”工委工作机制,细化宣传、统战、民政、市场监管等32个成员单位职能职责,通过周调度研判、现场调研指导等方式,持续推进“两个覆盖”工作落地。截至目前,工作专班先后组织召开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调度会、工作推进会5场次,解决行业党委组建、党组织设置、党员发展等问题7个,将“各管一段”变成“齐抓共管”。

聚焦两大重点,打通覆盖堵点

开展底数摸排。县委“两新”工委牵头,以县市场监管局登记的93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信息为基础,按照属地、辖区、业务主管原则,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进行全面排查筛查,健全完善全县240家“三有”非公有制企业、90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推进党的组织覆盖。采取单独建强堡垒、联合凝聚合力、派驻补齐空白原则,自今年5月以来,聚焦未建立党组织的“三有”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等,因企施策逐个建立党的组织覆盖工作台账,同时抓好跟踪督办。

打造三类示范,强化引领效应

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按照“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推动成立县市场监管行业党委、县应急行业党委、县教育行业党委等6个行业党委,依托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县美创空间党群服务站、青年之家等,集成党建活动、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等功能,建立骑手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让服务融入日常。

培养锻造先锋队伍。坚持把生产一线作为培育发展党员的“练兵场”,通过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2025年全县新兴领域新发展党员30名。依托“党员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设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开展师带徒等活动,让党员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头雁”。

推动“党建+”深度融合。聚焦食品、电子信息、货架等县域重点(特色)产业,推行“党建+产业链”模式,引导传感器、货架等协会党组织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引领全县130余家关联产业企业抱团发展。

落实五项保障,夯实工作支撑

提升骨干队伍专业能力。以建设全面过硬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为抓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先后举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示范培训班3期,覆盖320余名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建专干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由县委“两新”工委牵头,依托“线上+线下”平台,采取视频课“微党课”等形式,以党支部为单元组织党员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培训200余场次,让党员既懂政治、又精业务。

做实暖“新”服务。整合司法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资源,建立维权服务站,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创业等服务,真正做到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推动资源融合。引导新兴领域党组织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开展共治共享活动,推动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全县123家新兴领域党组织与属地村(社区)结对共建,开展政策宣传、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等暖心服务300余场次。

强化经费支持。经与组织部门对接,在全县返还党费中划拨新兴领域党建专项经费,对新成立的新兴领域党组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阵地建设等资金支持。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