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应减之负” 担“应尽之责”(大家谈)

王劲

安徽省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聚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多措并举,确保减掉“应减之负”,推动担好“应尽之责”。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持续开展《村(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指导清单》等“五个清单”学习宣传解读,围绕容易混淆的协助事项与主办责任、事务性用章与证明用章等内容,开展村级组织减负工作培训20余场次,进一步明确清单事项的具体内容、适用情形、责任边界。

全面开展问题排查。在县(市、区)、开发区自查自纠基础上,开展市级互查互鉴,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举一反三,督促整改。就规范未享受拆迁安置政策证明、居住证明、死亡证明等出具工作,会同住建、卫健、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开展会商30余次,做好政策和工作衔接,确保不影响居民办事。对共性突出问题报市委专项工作机制办,向有关县(市、区)、市直单位实施“双交办”。

健全发现处理机制。建立29个市、县两级村(社区)减负监测点,实施问题直报、季度排查、分类解决3项机制,明确专人联系。县(区)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每季度对监测点反馈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根据问题涉及单位、层级等,采取本级相关部门会商解决、专项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提请市级统筹解决等方式,推动问题分级分类解决到位。

着力建队伍优平台。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配备、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持续加强基层治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立足智慧社区平台,拓展便民增效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居家安全监测、电子投票等应用场景的开发应用,上线“合邻意”社区AI助手,集成人民建议征集、党群服务、办事咨询等功能,以数字赋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作者系中共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