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为基层减负不松懈,通过规范工作事项、强化智慧赋能、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真减负、减真负。
精简机制牌子,规范工作事项。坚持高起点谋划,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议事协调机制会议,组织41个单位(部门)深入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文件精神,开展自查自纠,形成合力为基层减负松绑。建立市委牵头、社会工作部门负责、相关单位协同的调研小组,一村一社区摸底数,梳理基层工作事务现有、清理、保留“三张清单”,全面厘清各项事务责任主体。开展清理村(社区)机制牌子专项工作,规范整合、延伸至基层工作事务684项、工作机制156项,清退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牌子145个,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强化智慧赋能,做实减负增效。用好奎屯市基层服务管理智慧平台,一次性收集人、地、事等相关信息,形成基础数据库,与“我的奎城”小程序及各职能部门联动共享,实现数据“指尖汇集”、报表“一键生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辖区人口、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治理难点等动态研判,实时掌握辖区诉求热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等情况,“未诉先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万余件。将“吹哨报到”等诉求接办通道与平台进行整合,群众通过“指尖”发布诉求,“云端”掌握办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跑办程序,让“干部跑腿”变为“信息跑腿”。
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减负反弹。坚持源头管理、末端监测,制定下发《可延伸至基层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清单》《落实社区减负工作负面清单》,建立村(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和动态反馈机制,履行下派基层事务“事前审批、事中跟踪、事后反馈、动态调整”闭环管理流程。规范督导考核,制定《关于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的17条措施》系列文件,全面梳理面向村(社区)创建达标、检查评比等各类事项,形成基层事项“一张表”,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
(作者系中共奎屯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