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织密暖 “新” 网,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

穿梭在街巷的快递员、奔波于楼宇的网约配送员,这些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活力纽带”。太原市把暖心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精准破解新就业群体难点痛点,用一套“组合拳”织密服务网络,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我们就是要让新就业群体来得安心、留得舒心、融得暖心。”太原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太原市出台的《关于开展友好场景建设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的十条措施》,从党建引领到权益保障,从协商共治到暖新关爱,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落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新就业群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太原影都的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红色书房里有人静静阅读,能量补给站里热饮香气四溢,这是太原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龙城电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党委指导—国企搭台—属地唱戏”的模式,让企业的场地资源与迎泽区委社会工作部、柳巷街道的管理服务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设有骑手学堂、一站通办、榜样力量等8个功能区。同时,设置人民意见征集箱、志愿服务招募岗、积分兑换点,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还能凭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日用品,太贴心了。”刚换完物资的快递员小张笑着说。

在迎泽区柳巷街道,“三找行动”让流动党员不再“漂泊”——街道摸清辖区快递物流企业、网点及其党员情况后,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把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管理。党员骑手的快递车上,“红色骑帜”标识格外醒目。街道组织快递员、网点负责人到派送区域社区报到,通过开展“亮身份比形象、亮岗位比技能、亮承诺比作为”活动,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我们天天在街巷跑,发现路面有坑洼、消防通道被堵,都会及时上报社区,能为基层治理出力很有成就感。”党员外卖骑手王师傅说。

在中海寰宇天下小区里,专属临时停车区的指引标识清晰明了,彻底解决了骑手“车难停、取车久”的困扰;“友好通行机制”简化进出流程,让配送时间更可控;门房24小时供应冷热饮水,配上贴心绘制的“友好路线图”,把服务做到了细节里。同时,小区依托“共建友好家园”公告栏,通过倡议书引导居民理解新就业群体、捐赠闲置物资,借助“友好留言区”收集意见建议与暖心故事,拉近居民与新就业群体的距离。物业服务中心升级的“应急帮手站”能提供维修、休憩、药品借用等服务,联动13家商铺打造的“街头暖心站”,形成了覆盖休憩、餐饮、应急的服务矩阵。

(本版内容由山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