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其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效。山西省立足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以“友好场景”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系统化布局、精准化服务、多元化参与,探索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新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山西省将党的领导贯穿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全过程,依托党群服务网络和各类“暖新驿站”,打造集党务、政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阵地,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效能,确保了服务管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聚焦急难愁盼,做实精准服务。山西省紧扣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保障难”等痛点,开展“友好场景”建设,将服务精准投送给新就业群体。在权益保障方面,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压实平台企业责任,并联动社会资源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体检、住房保障等专项服务,切实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其职业安全感和城市归属感。
推动双向赋能,促进社会融合。山西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建立积分管理等方式,既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实现了新就业群体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双向奔赴”。
这一系列探索不仅构建起新就业群体的全链条关怀体系,更推动了治理主体从“单向输送”向“双向奔赴”的深刻转变。
(作者系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