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聚新”激活城市“齿轮”(新兴领域党建)

“拖了3个月的运费终于到账了!”今年3月,货车司机王师傅在仪征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办公室指着手机里的运费到账短信,连声道谢。这是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依托“123诉求直通机制”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的又一难题——截至目前,仪征市通过新业态服务站点受理诉求30余件,不仅帮助4名货车司机追回上万元的拖欠运费,而且所有诉求均按期办结。

如今,新就业群体已成为仪征市城市运行中“不停歇的齿轮”。如何让这支队伍“留得住、过得好、能出彩”?仪征市创新推出“六维聚新”党建工作体系,以“组织覆盖—建优阵地—四季关爱—全链护航—先锋实践—机制保障”的闭环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实践。

组织覆盖+建优阵地

把“暖新”服务送到身边

“这个月的组织生活,咱们就在物流园区服务区开展,我带了学习材料。”近日,马集镇物流园区“车轮上的党小组”轮值书记老周,会提前在货车司机微信群里发布通知。这套“月度轮值书记”制度,让跑遍全省的货车司机党员“组织生活不断线”。

这是仪征市“把组织覆盖到一线”的生动缩影。该市坚持“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纵向搭建“市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委—行业党委—行动党支部—区域党小组”四级架构,外卖配送、快递等4个行业党委联动发力,把党组织建到了新业态头部企业里。目前,全市已建立新业态党支部10个,动态管理党员140余名,一张立体化党建网覆盖了所有重点新业态领域。

阵地跟着需求建,服务围着群体转。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服务、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六有”标准,仪征市创新打造三级“暖新服务矩阵”:市级“暖新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学历提升咨询与技能培训;园镇综合驿站满足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的需求;59个社区服务站则扎根人流密集区,破解“小哥”休息、喝水、充电等难题,织就“15分钟暖新服务圈”。

“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树荫下歇着,现在,在社区服务站就能充电、吹空调,夏天还有凉茶,太方便了!”外卖骑手李姐说。

四季关爱+全链护航

用“爱新”举措守护成长

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健康、冬送温暖——仪征市的“四季关爱”,让新就业群体全年都能感受到“爱新”。

今年夏天,180个“清凉补给站”遍布全市,里面供给的凉茶、冰贴、防暑药品成了骑手们的“救命稻草”;秋天,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拿到了免费体检的名额,女职工还能享受“两癌”筛查。“名医进驿站”时,脊柱养护课吸引很多快递员、外卖骑手参加;冬天,“暖冬五件套”准时送到外卖小哥的手上,困难群体还能领到棉衣棉被;春节前,仪征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牵头组织召开励志座谈会,为困难新就业群体子女发放教育补助金,一句句“辛苦了”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

关爱不止于生活,更延伸到职业全周期。“没想到初中毕业还能读大专!”快递员小张通过仪征市总工会与仪征技师学院合作的学历提升班,圆了“大学梦”。提升班不仅让新就业群体实现了在岗时能“在岗提能”,技能培训不停歇;还能在想转岗时有“转岗提优”,帮着对接新岗位;哪怕有因年龄、身体原因不能再送快递、送外卖的“小哥”,行业行动党支部也会协同市人社局,做好“退岗供职”托底。

先锋实践+机制保障

以“助新”行动激发活力

“有人中暑了!谁在附近?”8月,在仪征市某小区外,一名骑手突然中暑,“骑士互助”志愿服务队的消息刚发出,3分钟内就有2名骑手赶到,一边递水降温,一边拨打120——这支由新就业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公共应急力量的有益补充。

仪征市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解决企业困难、协调行业纠纷、维护人员权益”三项机制,联合市司法局设立“维新中心”,定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交通事故、民事纠纷等法律援助;联合市人社局制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流程,明确5项职责、6项调解范围,让权益维护有章可循。

“以前怕遇到纠纷没人管,现在知道有‘维新中心’、有‘一站式调解’流程,心里踏实多了。”货车司机老朱感慨道。

仪征市还创新推出“文明新风、助农直播、先锋速递、仪路畅行、红色护航、互助救援”六大行动,鼓励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以行动证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

(本报通讯员 邱予)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