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协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引导会员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勇做数智时代的弄潮儿。”泉州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范方志的话语充满信心。
成立于2022年8月的泉州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已吸纳全市140余家颇具影响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协会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行动等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数字信息行业“领头羊”作用,助力这座千年古港在数智时代扬帆远航。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筑产业生态圈
“对于新兴行业而言,高素质人才就是竞争重点。”范方志深有感触地说。协会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研发攻关小组,将优秀党员干部置于生产研发最前沿,发挥其在建链、强链、引链、延链中的先锋作用,致力于将协会打造成育才引智的“聚宝盆”。
在福建省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协会构建起“党建+生态+产业”孵化体系。依托会长单位泉州市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两岸数据要素全生态产业园,创建“数创空间”,吸引了一批创业企业和团队入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实体提供精准化服务。
为打破企业间的沟通壁垒,协会畅通交流渠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打造“数聚群英会”企业家交流平台。同时,对标国内数据产业头部企业,组织会员企业赴数字经济高地考察交流,为其提供产业招商、技术对接等发展机遇。
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协会党支部与多家高校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打造人才实训基地,推出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为培育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探索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模式,举办各类培训及竞赛,多措并举联合培养大数据产业青年人才。
数据要素“活”起来,激活发展新动能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的‘石油’,影响着整个数字经济体系的效率、创新能力与竞争力。”范方志形象地比喻道。
协会多维度推动“沉睡数据”向“流动资产”转化。泉州市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在数据治理、数据合规等环节进行探索,形成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路径,并发布相关案例,突破数据资产入表实务难题。
此外,协会成立泉州市数据要素创新生态服务中心,提供合规确权、资产评估、流通交易等一体化服务,探索公共数据开发新模式;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规范数据流通与安全评估,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组建信创服务等专业先锋队,强化全域数据安全防护。依托数据要素专家委员会资源,协会还为会员企业提供场景打造等全方位辅导,助力7家企业斩获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奖项。“我们将持续搭建资源对接、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平台,推动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高地。”协会秘书长杨文胜表示。
今年“文创福建”主题活动期间,协会带领会员企业打造“文化挖掘—创意转化—数字发行—价值变现”全产业链模式,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鲤城区霞鹰武术馆、泉州市鲤城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三款文化遗产数字藏品,推动地方文化资源上链赋能,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浪潮中绽放光彩。
AI赋能众行业,绘就智造新蓝图
无人机掠过漳泉肖铁路场站沿线,细密的消杀雾滴精准覆盖每一角落。这场由泉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空中消杀行动”,为铁路环境整治注入了科技动能。“我们是今年9月在协会孵化下新成立的公司。”泉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育志介绍,“协会成立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帮助我们融合资源、制定发展规划、探索应用场景,推动‘路链’与‘数链’融合,成为泉州低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此外,协会带动会员企业推进“数字新基建”。泉州市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DeepSeek大模型与泉州城市云平台进行国产化适配,以“一云多芯”架构支撑城市大脑运行,显著提升算力利用率与治理效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将DeepSeek大模型植入制造系统,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企业设备异常诊断速度提升60%、管理决策响应速度提升40%;两家会员单位携手建立的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持续优化提升,助力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展望未来,范方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泉会善为’行动,积极探索赋能文旅、纺织鞋服、跨境电商等领域,助力泉州优品出海。”
(本报通讯员 陈灿铭 林夏轩)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