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效能、民生保障能力、依法治理水平、数智支撑建设等“四个再提升”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坚持党建引领,构建“1430”项目体系,即以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为引领,围绕基层治理效能、民生保障能力、依法治理水平、数智支撑建设等“四个再提升”目标,推进网格微治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推广联调联动解纷模式、搭建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结合教育、医疗、殡葬、就业创业等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谋划30个项目,开展集中攻坚,系统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
绘出基层治理“同心圆”
“明姨,燃气灶修好了,我打一下火你看看。”清晨,建华区中华街道育英社区第十一网格党支部书记李国超到社区居民明桂芹家中入户走访,并帮助她检查修理燃气灶。
育英社区“卫士楼”是建成近30年的单散楼,物业弃管多年。退役军人李国超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党支部成员探索开展“楼宇自治”,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让曾经脏乱差的物业弃管楼,成为宜居和睦的幸福家园。
齐齐哈尔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坚持“机制统筹、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整体思路。市县两级均由一把手担任总召集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担任副总召集人,市委社会工作部等34个相关单位为成员;建立每月会商、联络员会议等机制,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抓具体协调,各成员单位合力推进,上下贯通、同向发力、一抓到底。
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高效运行,齐齐哈尔市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围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确定18类35项任务,紧盯城市社区、农村治理难点堵点,坚持党建引领,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重点加强“空心村”治理和超大社区精细化治理;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加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定期会商研判,动态掌握工作进展,强化督促指导和跟踪问效。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靠人。市委社会工作部着力推动社区工作者“选得优、留得住、干得好”,建立网格员队伍,配备4.3万人,累计培育“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700余人。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11级薪酬晋升制度,采取“基地+培训+实践+赛事”模式,建立完善能力素质培养机制。明确网格员考核办法,将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矛盾排查上报等纳入专职网格员职责任务清单。
齐齐哈尔市全力破解难题,精准实施减负,出台《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的工作指引》。2024年以来,全市共清理村(社区)牌子1.1万余块,清理墙上展示内容7200余个,统一制定室内综合式指引牌,严控党政群机关事项违规向基层延伸,切实为基层明责减负、松绑赋能。同时,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参与基层治理,2万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9万余次,帮助办好实事难事4万余件。
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齐齐哈尔市进一步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政府依法履职尽责、社会力量高效协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细“治”入“微”
共享基层治理“朋友圈”
在拜泉县的田间地头,志愿者们化身“助农使者”,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在欢笑声中熟练地掰玉米、剥苞米皮,保证粮食“颗粒归仓”。这是拜泉县委社会工作部开展暖冬专项帮扶行动的现实场景。拜泉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拜泉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累计招募志愿者130余人,覆盖40余户孤寡家庭,帮助乡村孤寡老人抢收玉米、擦玻璃、洗被褥、封窗户,让他们“秋收添人手、居家更舒心、冬季住暖屋”。
为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齐齐哈尔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有效链接多方力量,实行社区党员联管、议事协商联议、困难群众联帮、社会资源联享、风险隐患联防等模式,有效激发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建华区中华街道鸿福社区党委与齐齐哈尔市车友爱心协会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协会党支部将1200多平方米的工业垃圾场绿化改造成“爱心林”。与社区广泛合作,整合辖区资源,开展公益集市、文艺演出、捐资助学、走访慰问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时长约2万小时,捐款捐物260余万元,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
在各类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下,社区工作有声有色,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社区建立起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基础设施、居民需求“四本台账”,并动态更新,精准制定关心关爱措施,开展助困帮扶活动。行业协会商会主动与社区签订“党建赋能、协同发展、服务社区、联学共建”协议,打造“爱心协会驿站”“助老商汇”等品牌。社区广泛凝聚行业协会商会、家政、养老院、教育机构等力量,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更好开展为民服务。
齐齐哈尔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参与更加活跃。
把脉问诊
联动解决百姓“闹心事”
“你就说我们种点地多不容易,全让牛群给糟蹋了!”“大哥,你别着急,有事儿咱坐在一起慢慢解决。”……拜泉县富强镇发生一起因牛群踩踏庄稼而导致的矛盾纠纷,“四所一庭一中心+N”联调联动解纷机制随之启动。镇综治中心、综合执法办公室、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测量耕地受损面积,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找准问题症结,向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释法理、解疑惑,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齐齐哈尔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四所一庭一中心”联调联动工作模式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并印发《关于推广“四所一庭一中心+N”联调联动解纷模式的工作方案》,将党委部门、行政机关、群团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及其他各方力量纳入联动解纷工作体系,建多元阵地、聚多方合力、强多维能力,形成各领域覆盖、各系统集成、各方面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
“四所一庭一中心+N”联调联动解纷模式实现了简单纠纷就地化解、一般纠纷多元化解、重大纠纷联合化解,有效破解了基层法治资源分散、衔接不畅的问题。2024年以来,全市排查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5万余件,其中“四所一庭一中心+N”模式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纠纷3700余件。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3%。
基层治理贵在因地制宜。齐齐哈尔市坚持鼓励基层首创,16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不断挖掘基层创新方法,总结提炼形成富裕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三联三网”工作法、龙沙区“三调四前”工作法等典型经验,征集精品案例110余个,带动各地精准运用“四所一庭一中心+N”联调联动解纷模式化解矛盾纠纷,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鹤城实践的生动注脚。
数智赋能
织牢基层治理“智慧网”
供暖期已到,铁锋区站前街道南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郝丽丽担心小区住宅温度上不来,到李大爷等居民家中入户走访,得到“今年家里很暖和”“这老房子住着挺舒服”的回答,她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过去曾困扰齐齐哈尔市老城区居民的供暖不足、下水堵塞、道路破损等问题,在今年均得到有效解决。这得益于该市打造的“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将群众普遍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重点任务,建立基层矛盾问题排查上报,到最终解决的全流程闭环督办体系,将问题快速解决。
“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吹哨报到、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平台等多个平台功能,实现“多网合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负责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网格上报事件工单的受理、转派、结果审核与回访工作,是全市群众民意诉求的汇聚地,承担着倾听民声、解决民忧、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2024年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59万余件。码上办、互动交流板块、微信公众号办理1900余件。全市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平台共设置排查员12834人、办理员1295人、管理员677人。全市网格员全部担任矛盾排查员,通过入户走访,将社区群众求决类事项、易产生信访矛盾的问题隐患及时录入全市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平台。平台全年录入信息1320件,到期办结率100%,全市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14.1%。
“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推进全市“数据网格”一体化建设,完善网格一张图,人地事物组织全覆盖。推动“鹤城在线”应用程序“一端多用”,构建“一码集成”管理模式,社区网格员和群众手机“一键上传”,平台发挥“数据跑路、数据研判、数据监督”作用,每月对基层反馈问题按类分析形成报告,为基层社会治理靶向定位、精准发力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市委社会工作部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社区网格员职责清单,明确社区网格员要承担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的排查上报职责,平台自动分办转办,相关部门接诉即办,切实推动资源、力量下沉至基层,以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责在网中尽。
齐齐哈尔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寻找新思路新方向,在解决基层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持续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鹤城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编后语
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为本促发展。齐齐哈尔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围绕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一抓到底,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为基层松绑赋能。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将党委部门、行政机关、群团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力量纳入联调联动解纷工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齐齐哈尔市涌现出“三联三网”工作法、“三调四前”工作法等典型做法,直通基层、服务群众,解决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难解的“堵心事”变成了“连心桥”。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平台等应用平台,让问题找到出口,让群众的诉求得以满足,切实提升了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本版内容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